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草鱼持续死亡,怎么治?
草鱼,水体,漂白粉草鱼持续死亡,怎么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赤皮病:1、病原体 为荧光假单胞菌。2、症状识别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剥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较为多见。“三病”并发时,表现症状主要是肛门红肿,肠道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黏液增多;鳞片松动脱落,鳍条充血、末端腐烂。3、发病规律 全年均可发病,发病最适水温为25-30℃;因饲养管理不当赞成鱼体损伤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最易引发此病;在北方地区,因越冬鱼体冻伤,入春后易造成发病和流行。4、预防措施 (1)日常管理措施要恰当,避免鱼体损伤;(2)养殖之前,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大剂量杀菌清池;(3)鱼苗入池前,用5-8mg/L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左右或用5%食盐水洗浴5-10分钟;(4)养殖过程中,每月用生石灰30-50g/m水体或强力消毒剂1g/m水体,全池泼洒1-2次。5、治疗措施 (1)内服药饵,每天每kg鱼加鱼用肠特灵或磺胺噻啶0.1-0.2g,或氟哌酸30-50mg拌饵投喂,连续4-5天,一般病情会自然消失;(2)全池泼洒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0.5g/M水体,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1-1.5g/m水体,或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0%以上)0.3-0.5g/m水体,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5-7天。
三、烂鳃病: 1、病原体 为柱状纤维黏细菌。2、症状识别 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染或大量黏液;鳃盖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表皮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孔,通常称“开天窗”,常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游泳乏力,逐渐体色变得暗黑,停止摄食,失去活力而死亡。3、发病规律 水温15℃以下时较少发病,20℃以上开始发病,流行最适水温为28-34℃对1-2龄鱼危害最重,终年均可发病,常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4-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4、预防和治疗措施,与赤皮病完全相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草鱼多数是因病导致死亡。
草鱼的常见病有细菌性白头白嘴病、车轮虫、斜管虫、口绦虫、瘾鞭虫等寄生虫病以及气泡病。这些病流行面广,危害极大,死亡率高。
白头白嘴病诊断:病鱼额部和嘴部周围色素消失,呈白头白嘴;病鱼体瘦发黑,散乱地浮集在近岩水面,不久即大量死亡。治疗:①呋喃唑酮。每亩水深 1米,遍洒呋喃唑酮 0.05— 0.1ppm,用药量为 33— 66克。②食盐。每亩水深 1米,遍洒食盐水 20ppm,用盐 6公斤。③生石灰与漂白粉。每亩水深 1米,第一天全池遍洒 20— 25ppm生石灰,用量为 15公斤,与水调匀泼洒;第二天全池遍洒漂白粉 1ppm。 5全池遍洒五倍子液 1.5— 2ppm,或大黄液 3— 4ppm。
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等引起的烂鳃病、皮肤病诊断: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等寄生虫,肉眼或在显微镜下可见有的寄生在鱼鳃上、鱼鳍上、体表或头部,使鱼患烂鳃及皮肤病而大批死亡。治疗:①全池遍洒食盐水 20ppm,或全池遍洒 0.7ppm硫酸铜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 2)。②全池遍洒农药 50%代森铵乳剂 0.5ppm,有特效。代森铵又叫阿巴母,为淡黄色溶液,有氨味和硫化氢的气味。③苦楝树枝叶、根皮煎水,全池遍洒,浓度 45ppm,每亩水深 1米,用药量为 30公斤,安全有效。
气泡病:夏花阶段的草鱼或草鱼的幼鱼易患此病。诊断:病鱼体表与鳃体上,附着较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游泳不正常而死亡。治疗:发病时,应迅速采取灌入新水、换掉老水等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并全池遍洒食盐水 3— 12ppm。必要时,用中草药青木香、陈皮、扁柏叶、车前草、海金沙等煎汁与豆浆混匀,全池遍洒 1— 2次有特效。
上一篇:60年党龄的老党员,石家庄赵县农村人,有什么待遇或者补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