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下大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对不对?为什么?
皆为,天下,也就天下大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对不对?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天下大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对不对?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大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这话要是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就显得不是那么合适了。
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是为了“解放全人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就是这样称赞张思德同志的。
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为抗日救国,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国家的完整,拒敌千里之外的“抗美援朝”,至今还有很多英骨埋他乡……
为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有多少先驱拋头颅洒热血!为抗击侵略者,有多少英烈永垂!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又有多少人奋不顾身,舍已为人……
天下大事,天下大众之事。能为天下大众之民为事的,也只有中国共产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这句话完全正确,利不只是指钱,其实还可以指个人内心的收获。有些人帮助别人,没有明面上的名利得失,但是内心的收获却更让人喜欢。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定性为“名利”二字。为了名声地位和金钱利益。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高僧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高僧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之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为了各自利益而奔波就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
原文(节选):
国学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译文:
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礼仪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
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这并不是空话。
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