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样看待严师这个问题?
严师,老师,高徒你怎样看待严师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怎样看待严师这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严师出高徒”的说法我是很认同的。我女儿正好碰上了一位严师。
女儿现在上小学四年级,这位严师是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教语文。从一年级入学前的家长会开始,老师就制定了很多规则,包括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要求。
早上比别的班早到十分钟听写生字,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朗诵的作业要求录微信语音发到群里,家长逐项签作业。
学生做的不到位,老师一定会在群里点学号。作业完成太差的,放学后会被老师留到班里重新写,老师陪着,一对一讲解。
放暑假也绝不放羊,除了假期生活这样的作业,还有一部分作业是每天留的。早上六点多发到微信群,下午六点多公布答案,自己检查、改错、拍照上传。
作为家长,有时也觉得累的喘不过气,但看到老师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么辛苦,咬咬牙也得跟上要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班的成绩在学校是最好的,在市里也名列前茅,在报纸上发布文章的数量是最多的。女儿的基础知识很扎实,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不错。
遇到这样的老师,不需要费心给她做家庭辅导,报课外班,只要做到老师的要求就可以了。
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当前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会受益一生。
“严师出高徒”有时会引起争议,我想关键在于对“严”字的把控。严,不应该是教条、窠臼,更不能有体罚,严,应该注入爱心,制定规则,因材施教。这才是严师出高徒的真正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严师出高徒”流传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有言道:“能行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说的就是如此。严格要求,会让学生有更多成才的可能。当然,“严”不是指不讲人性化的要求苛刻,而是教导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的作风和态度。对于治学,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严于律己,态度严谨,勤恳扎实,滴水不漏;对于德行,教师则应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和谐相处。亦师亦友,严爱有加,才是好的师者,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师者,应当在心中有爱的基础上严格教学,而不是乱发脾气,发泄情绪;更不是畏首畏尾,无原则地放纵。否则就会偏离轨道,违背初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首先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一件事!!!
“严师”指的不是严厉,而是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
现在确实有很多老师拿“严师出高徒”做幌子而滥用职权向学生宣泄情绪使用暴力。这种老师不能称作严师。
真的严师是打心里为学生好,教学认真严谨,每天为学生操碎了心,骂人的时候再凶学生都不生气,因为学生也都不是傻子,都会知道知道骂人的背后是他的深情。(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老师挺不错的,自己就会按照他所规定的要求去把每个任务都尽力做到完美,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感谢邀请!
话说“严师出高徒”,但在我看来应该松紧有度。不同的教育阶段给学生不同的压力和自由。那么我今天就以小学这个阶段话题,展开叙述。
在2013年,成都有一位10岁的小朋友,因为不会写老师布置的千字论文,而跳楼自杀。跳楼之前还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我做不到”,十岁啊,可以说这件事当时真的惊动了整个教育界,十岁正是一个孩子最美好童年的时候,在爸妈屁股后面追逐,在小伙伴跟前嬉闹的年纪,就这样没了,中学生有几个写千字论文的,别说小学生了,这就是严师出高徒造成的后果。
小学时候,孩子们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舍不得说和骂,孩子要什么,基本上都会给什么,没有什么压力,也就没有紧迫。当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要管理那么多孩子,自然也就不能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变化。在学校,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这你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天生就是比有些人聪明,你不得不服气,但是老师在学校的目的就是教学,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因为不光学生要成绩,老师也是需要成绩的。所以在有些时候,老师会因为孩子成绩没跟上,或者大部分学生学的不够好的时候,布置大量的作业。因为没有关注了解孩子的心理,有的时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写到半夜,甚至半夜还有没有写完作业的。但是在这样的年纪布置这么多的作业,确实是有点多了。我知道老师也没有坏心思,毕竟严厉点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年纪段和心理。
上一篇:人生真的可以规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