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田里的杂草稻太多,如何识别和防治?
杂草,水稻,乳油水稻田里的杂草稻太多,如何识别和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田里的杂草稻太多,如何识别和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感谢邀请!
杂草稻也叫野稻。它的形态和栽培稻极为相似,只是分蘖性特强,茎叶细弱,常匍匐于地,类似杂草,故名杂草稻。这种稻出穂比栽培稻早,穂形分散,谷粒细长,千粒重很低,而且边结实边脱落。近年来,崇明县部分乡镇的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少数田块的混杂率已高达50%以上,已对水稻生产产生严重威胁。
那么,怎样识别和防治杂草稻呢?
杂草稻的发生,实际上是一种水稻的杂交遗传返祖现象。基因漂流是杂草稻产生的重要原因。一般由野生稻和栽培稻的粳稻、籼稻经自然或人工干预远缘杂交演变而来,因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而产生返祖遗传的野生性状。由于杂草稻的谷粒休眠性极强,落在地里的谷粒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第四年都能发芽生长。它可以通过鸟类、人为、机械翻耕带土四处传播,免耕稻田有利于杂草稻的生长。
通常去除杂草稻的主要措施是种子净化、人工拔除、使用除草剂及深翻压埋。对于发生数量较少的田块,可分批拔除,7月底以前一定要拔除干净。杂草稻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在上茬作物收获以后进行10厘米以上的深翻。杂草稻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旱作物,并将田里的杂草稻及时拔除。对上年是直播稻且已发生杂草稻的田块,如需继续进行直播,应在春播前间隔一星期以上进行两次耕翻,可有效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在尚未发生杂草稻的地方应注意不要到杂草稻发生较重的地区引种。
希望能帮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提问!这个问题小周种植水稻的时候都会碰到,也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对你有一些帮助!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稆生稻、杂稻等,多数杂草稻因其种皮为棕红色,也称为红米稻。
一、杂草稻的形态特征 苗期出叶快,分蘖多。拔节后植株生长迅速,株高明显高于常规粳稻品种,叶片较长、较宽,叶色较淡,株型松散。成熟期考种,杂草稻株高比伴生的粳稻品种稍高或相仿,分蘖成穗多,抽穗期早5~7天,上部3张功能叶均比常规粳稻长且宽,功能叶衰老速度快。田间直观印象是叶片宽、叶色淡、繁茂性好,长势类似杂交籼稻,这也是农民误认为是种子里混入了杂交稻种子的原因。杂草稻的茎秆以绿色为主,少部分呈紫红色,植株有高有矮,穗型有大有小,甚至出现大青棵。 杂草稻稻穗较大,每穗粒数较多,弯穗型,稻粒细而长、有芒,千粒重较低,灌浆速度快,落粒性极强,边成熟边落粒。谷粒黄色或黄褐色,糙米(种皮)呈棕红色或玛瑙色,米质适口性差。
二、杂草稻的危害 杂草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由于杂草稻前期生长旺盛、繁茂性强、早熟,在稻田与栽培稻争夺阳光、养分、水分,抑制了栽培稻的生长发育。田间杂草稻发生占40%时,水稻成熟时基本上被杂草稻覆盖,无目标产量的形成。杂草稻一般抽穗偏早,粒型小,且极易落粒,产量水平低。部分未落粒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一起收获,因其粒型小、果皮有色素沉淀,会影响稻米加工和稻米外观品质。由于杂草稻具备了休眠性、落粒性、繁殖系数高等杂草特性,生育繁殖已脱离劳作控制范围,一旦发生,将危害多年,尤其是在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
三、杂草稻的防控措施 目前,稻田杂草基本以化学防除为主,但杂草稻和栽培稻的生理生化特征相似,限制了选择性化学除草剂的有效性。因此,需针对杂草稻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杂草稻的蔓延和危害。
1.及早拔除,降低杂草稻的危害。及早人工拔除是目前杂草稻防治的主要措施。杂草稻与栽培稻混合生长在水稻田中,目前尚无可选择的除草剂使用,主要防治措施是尽早进行严格的人工拔除,并清理出田间,妥善处理。杂草稻是由上年稻田里落下的杂草稻种子生长而成,其特点是分蘖期株型偏高而松散,叶片长而披,叶色偏淡,抽穗期早于常规粳稻,穗大而下弯,类似于杂交籼稻。根据这些特点,可区分杂草稻和常规粳稻,及早进行人工拔除,并尽量做到“拔早、拔小、拔了”,降低杂草稻的危害。拔除时要连根拔起,带出田间。在杂草稻抽穗时,一定要拔除干净,避免杂草稻灌浆落粒,影响来年。
2.合理耕作,破坏杂草稻的生存条件。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是消除杂草稻危害的关键措施。一是改变稻作方式。对已有杂草稻发生的麦套稻、直播稻田,应及时改用抛栽稻、移栽稻或机插稻等栽培方式,利用栽后建立的浅水层,控制杂草稻种子的萌发。若仍进行直播,应采取先耕翻后直播的方式,春播时进行两次耕翻,以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蔓延。二是适度耕翻。杂草稻发生比较严重的田块,在上茬收获后必须进行耕翻,耕翻深度在10厘米以上,把散落在地表的杂草稻种子埋到下层,使其不能正常出芽成苗。三是合理轮作。杂草稻发生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作物,在旱作条件下对杂草稻进行化除或人工拔除。
3.清洁种源,控制杂草稻的传播。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加强种子生产、销售流程质量控制,防止杂草稻随种子直接流向农田。
欢迎大家补充或点赞加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村吴老二
16分钟前 · 三农领域创作者
1、水稻:叶片及叶脉颜色全为绿色,叶子比较粗糙,有叶舌、叶耳,在叶耳骨节(即叶舌)上长有细细的绒毛。2、千金子:叶片条形,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和叶舌, 7 ~ 8 叶时,出现分蘖迁藤为害。3、稗草:叶片绿色,较水稻深,叶脉白色,叶子比较光滑无毛,无叶舌、叶耳,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具极短柄或近无柄。4、稻稗:叶片线形,粗糙,边缘有微小的刺毛,常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茸毛,小穗绿色,成熟后常带紫晕。杂草的成株相对而言比较好识别,但是如果下地时需要临时辨认杂草,总不好意思说“等草长大了我才认得”。所以,分清各种杂草的幼苗期十分必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