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欢迎大家讨论,未来农业发展会是怎样?
土地,农民,农业欢迎大家讨论,未来农业发展会是怎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两年前写的一个贴子,重发一遍。)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一个以一贯之的理念,那就是土地所有权属的最大化.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土改运动,到人民公社,到后来的家庭承包,再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莫不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亦乐意一抒之见。
一,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其实就是城市吸纳人口最多的时候,在现在工业发展的大潮已经退去的时候,我们却希望城市能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在推动的城镇化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其实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繁荣,其本质是为了迎合自私和贪婪的城市资本的逐利需要。如果我们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而勉强的来继续推进城市的扩张,会把我们的经济拖入泥潭,会浪费掉我们有限的资源,更会错过农村大发展的难得的机遇期。
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那一部分农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是没有能力到城市来生活的,大多是因为没有财力,更主要的是没有技能。所以,一定要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因此,农村的城镇化有两条路: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的市民化和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生活城市化。
二,
几十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为较低级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造成的现状是土地过分的分散:在开始分田到户的时候,为了公平起见,每个村庄的田地都是要分为一,二,三类的,而每一类的土地再按人口平均分成若干小块,所以,每个家庭的田地都是零零散散的,就算是以家庭为单位来从事生产都极为不方便,而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来建设家庭农场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建设大型农场了。并且,在农村,田地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变化了,随着人口增减的变化,人均拥有的田地已经非常不平均了。 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的时候的生产方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完全的抛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模式。
三,家庭承包土地的确权的不确定性。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家庭承包土地的确权,在土地的流转中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土地太过分散,界线模糊。并且土地会很难大片的集中到一个经营户手中,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钉子户”,所以,土地的确权会严重的阻碍农场的建设,还会破坏团结。
四,可能正确的道路。
现在,中央对地方的农村改革持冷眼观望,归纳总结的态度。要想在这场全国的改革竞赛中胜出,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可预见的,乐观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的,并且是能够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对改革成果热切期盼的理论体系。 国家对农村改革的投资其实是非常迫切的,之所以迟迟没有大规模的投入,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农村没有可以承载大规模投资的载体。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建立起一种可靠的,既能承载国家的大规模投资,又能容纳大量民间资本的农村基层组织。
那么,构建和建设\"镇”的模式,也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1;镇的设立:取消农村现在的村与乡镇一级的组织架构,取消村与村之间和乡镇之间的界线,以地形地貌或者适合种植农作物中类的不同为原则,合并几个或者十几个村庄建立新的“镇”作为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组织
2:镇居民区的建立:只要我们建立起了群众热烈拥护,对成果热切期盼的,牢固可靠的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架构,国家资本就会由民间资本快速地从城市和工业系统中置换出来,转而投上镇居民区的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会带动民间资本对配套服务设施的投资热情,这样,镇的居民区会快速的建成社会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的,城市化的生活小区。 3;镇居民区住房的合理公平的分配:成熟的商品房销售模式,廉租房,以及国家提出的“共有产权房”等许多种方式,为农民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获得住房提供了多种选 择。
4;镇在农村社会及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通过完全的自由,民主选举产生镇的管理机构。区域内的所有土地收归镇集体所有。
5;土地确权:有专门的测绘机构测定镇所有土地的平面面积,结合镇户籍包含的总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土地的平面面积以及占有总面积的百分比,以此为标准,向每一个户籍在镇的居民发放“土地确权正”。土地确权证不标注具体的地块,只确定持证人所拥有的镇的土地的平面面积和此面积所占镇总面的的百分比。
由于土地确权证具有了稳定不变的特性,因此使试土地确权证具有了可以随意流通的特征。
土地确权证是持有人按比例获得镇集体收入的唯一凭证。
6 ;土地经营权的确认:镇的管理机构会把土地按地形地貌或者种植作物种类的不同划分成若干块大小不等的地块。镇可以民主选定合适的地块成立集体农场,对其他的地块可以采取竞价的方式由居民或者居民小组取得,也可以引进民间资本采用某一种合适的方式获得土地的经营权。
农村的改革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离不开政府强有力地推进。
农业改革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可以快速的消弭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及平衡东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首先在西部地区建设新村,这要求国家要在西部地区大量的投资来建设基础设施,也将带动大量的民间投资来建设配套的服务设施及农业生产所需的现代化设备,从而快速的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国家应该出台许多层级的“人均耕地调节税”来鼓励西部地区的农民能乐意接收东部地区迁移来的农民,同时,鼓励并帮扶东部地区的农民到西部来,这部分农民至少应该享有在原来公社的十年期的“原有耕地补偿款”。
这种模式的农业产业,因为社区的兴起,将增加许多的服务业及医疗,教育等许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模式农业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重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将成为拉动内需的主力军。同时,因为养殖业的集中和现代化的重建,将极的大保护了环境,又因为生产力的集中将使我们的农田得到改良,农村的交通和环境将快速的改观。
这样的新农村的生活将是舒缓的,舒适的,而有高度现代化和文明化的,将成为新文明,新文化,新思想诞生的摇篮,将会像城市工业化支撑了中国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一样,新农村的重建也将带动中国以后三十年的发展。我们要想建立起这样的农业产业模式。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五,农业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
上一篇:2019高考来临,什么样的老师会被选取监考?有酬劳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