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对陈宫那么好,陈宫为何背叛曹操?
兖州,吕布,他的曹操对陈宫那么好,陈宫为何背叛曹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曹操入主兖州之后,兖州地方的重要官吏都是曹操自己的亲信,他并没有启用兖州本土的士族,曹操的重要成员没有来自兖州的。反而是启用了大批的颍川人(荀彧、程昱等)再加上后来曹操杀了兖州本土的名士边让。
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兗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
曹操不仅杀了边让,连逃亡的袁忠、桓邵,都被曹操仗着自己的权势责令交州的士燮帮他处理掉了。
这两件事让兖州士族的代表人物陈宫很没面子,本来让曹操入主是为了过好日子的,现在可好,引曹操对士族来说成了“前驱狼后迎虎”了。为了止损,陈宫只能想办法把曹操赶出兖州。曹操此时势力已成,想赶走曹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一个契机没有一个强力外援,这个事根本干不成。
但随后发生的两件事,让陈宫看到了希望。第一件事是公元193年,曹操接父亲曹嵩到兖州,路过徐州时,豫州刺史陶谦派部将张闿护送,张闿见财起意,杀死曹嵩。曹操大怒出兵报仇,几乎带走了全部的亲信。第二件事是无处安身的吕布也游荡到了兖州。
陈宫就像当年迎曹操一样迎来吕布,并提前说服兖州的官吏反了曹操,其目的就是重新夺回兖州的控制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和陈宫的性格有关。陈宫性格耿直,嫉恶如仇。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走受到通缉,陈宫非常同情,发现曹操之后弃官跟随,但发现曹操残忍的一面之后毅然离开了曹操。而且辅助吕布攻击曹操,兵败被俘,毅然赴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亡途中缘遇陈宫,曹操说了一番话,使得陈宫毅然挂印追随;然而行至老汉吕伯奢家时,却因一场误会,曹操竟然灭其全家,又因为曹操的一句话,气得陈宫绝然离去,直到白门楼吕布兵败、陈宫被俘,他才说出离开曹操、至死不辅助他的原因。
一、以为遇明公,弃官追随
时董卓专权,残暴无仁,人人得而诛之,曹操亦义愤填膺,手拿七星宝刀行刺杀之事,可惜未能得逞,反遭重金悬赏通缉。
他马不停蹄来到中牟县,却被守关军士擒获押至衙门,随着三声鼓响,县令大人立马升堂,审问了一下便把曹操押至大牢,还重赏了公差。
曹操见县令十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因而满肚子疑惑。
就在这天晚上,县令派人把曹操领到书房,县令问:"你是刺客曹孟德否?我是见过你的!从实招来!"
曹操见隐瞒不住了,说:"也不用隐瞒了,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孟德公,董相国待你不薄啊,你为何要行刺于他,自取杀身之祸也?"
"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既然把我拿住了,尽管送至董贼那领赏便是!"曹操说。
县令一摆手,把两边从人都打发走了,伸手给孟德松了绑,并请其坐下,说:"明公啊,你不要小看我,我虽然是这里的县令,可并非俗吏,久有报国之心,因未遇明主,暂容身于此。明公在朝,高官厚禄,坐享荣华,何苦自寻横祸?"
曹操叹了口气,说:"大人啊,大丈夫如果不想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只知道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这和螺马有何区别?我曹操在董卓手下做官是为了找个机会乘老贼不备,杀死这老贼!"
县令如恍然大悟,说:"明公,今日逃出,你有什么打算呢?"
"不瞒你说,孟德想回归故里,尽散家财,联合天下英雄好汉,灭贼扶汉!"
几句话说得这位县令不住地点头,说:"孟德真乃当世的英雄,明公心怀大志,天下幸甚!"
孟德一笑,说:"你过状了,不知大人尊姓大名?"
"某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都在东郡,孟德公,我感明公之忠义,愿弃官从公而去,不知明公肯收留否?"
"大人侍我有活命之恩,焉有不愿之理?来来来,你我一同逃走吧!"
说罢两人易服背剑,打马扬鞭而去。
二、实乃阴公,绝然而去
走了三天,来到成皋,天色已晚,他俩正想找地方打尖,忽听脑后传来一阵串铃声,紧跟着有人喊:"前面可是孟德曹操?"
曹操大吃一惊,把陈宫也吓了一跳,心说:"这怎么有人认识曹操来了呢?"
两个人勒马回头一看,从后来跑来一头小毛驴,驴背上坐着一位老人,年纪莫约70来岁,虽须发皆白,但看上去十分精神。
老汉从坐骑上下来,说:"果然是孟德贤侄。"
曹操才看清楚,原来是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他赶快下马,大礼参拜。
"孟德啊,现在到处绘影图形正在捉于你,你怎么到这来了,我听说你父亲已经躲到陈留去了,你这是从何处而来,要到哪里去?"
曹操就把这经过说与老汉。
伯奢老汉一听陈宫乃是曹操的救命恩人,立马说:"恩公请上,受老汉一拜。"
宫台赶忙给拦住了:"老人家我这怎么敢当呢?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伯奢老汉说:"天色已晚,前面不远就是我的草舍,到我这歇息一夜,明曰赶路如何啊?"
陈宫看了看老汉慈眉善目不会有什么歹意,曹操开口说:"公台啊,曹吕两家通家之好,住一晚无妨。"
于是老汉头前领路,绕过一片松林就到了他的庄子上了。
老汉把两位让到草堂,并交代家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款侍两人。
菜是不缺,就是没有酒,老汉要亲自上街去沽酒:"侄儿少坐,老汉去去便回。"
老汉走了,两人坐在草堂喝茶,喝着喝着,两人忽然听见这后院有磨刀霍霍的声响。紧跟着有人在那商量:"我说,咱们是捆上杀了,还是就这么把他捅了?"
曹操一听,噌地一下蹦起来了。"我说这老头这走了,原来使的是稳君计!公台你可曾听见后院有磨刀之声,想必是要杀害你我!"
陈宫摆了摆手说:"明公差矣,我见伯奢老汉面带忠厚,他不可能是贪赏之辈!"
曹操一听:"你怎么能这么看呢,常言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老儿说不定已经去报官了。"
上一篇:农村老人常说:“蛇吃黄鳝大家死”,真的是这样吗?有道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