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高祖的水平在古代开国皇帝中究竟如何?
李渊,皇帝,大业唐高祖的水平在古代开国皇帝中究竟如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必须承认:只要是开国皇帝,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但英雄也分一、二、三等,在历史上,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朝代就是汉和唐,然而就开国皇帝而言,在大一统王朝中汉刘邦、唐李渊却相对比较平庸。
如果说嬴政、朱元璋属于一等,那杨坚、赵匡胤则是二等,而刘邦、李渊只好屈居三等。就李渊而言,虽然堪称“从起兵到称帝用时最短、完成统一大业最快的开国皇帝”,但也是唯一“刚完成统一大业又退位为太上皇的皇帝”,究竟是李世民太强还是李渊太弱,二者皆有;另外,就玄武门事变而言,身为父亲和皇帝的李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有三种情况可以避免玄武门事件发生,即“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至少在司马光心中李渊比周文王要逊色一筹,唐建国后,李渊明知次子李世民英才盖世,又不想打破“嫡长子继位”的成规陋习,于是就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搞平衡,给了李建成太子之位和朝堂上的“掌舵权”,同时又给了李世民统兵之权让李世民屡立战功以致于“无可封赏”(天策上将便是为封赏李世民而凭空想出的虚职),甚至在太子建成犯错时还允诺“改立世民为太子”而最终又未能兑现,这样势必造成两个儿子之间互相嫉恨、争斗不止,最终以玄武门事变才得以收场。
总之,汉和唐是伟大的,但并代表刘邦和李渊雄才伟略、英明盖世,“强汉”和“盛唐”是因为他们的继任者持续给力而成就的美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贞观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宫。九年五月,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谥曰大武,庙号高祖。
这是《新唐书》中关于李渊晚年生活的介绍,寥寥数笔,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一生便就过去了。
对比前后两代君主,李渊缺乏自己独特的定位,这不由让人产生一种李渊这个唐朝开国君主可有可无的错觉。
对比前代君主隋炀帝杨广,在言及这位皇帝时,人们印象中这可是位大大的暴君;对比后代君主唐太宗李世民,在言及这位皇帝时,人们印象中这可是位大大的明君。不管是暴君杨广还是明君李世民,总归名气要比李渊这位开国君主大的多。
在言及唐高祖李渊时,我们通常对他的定义只是唐朝的开国君主,似乎再也没有其他词语可以用了。
或许大家对李渊四个月攻陷长安并于次年登基称帝的事迹没有一个明显的认知,但是对比一下两位杰出的君主汉高祖刘邦以及明太祖朱元璋,刘邦取代前朝用了七年时间,朱元璋取代前朝用了十六年时间,这样一对比李渊的形象瞬间高大了许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高宗李渊作为单兵素养可能不算好,可是他身后有关陇集团团体力量还是可以的。一出身关陇氏族,也是皇亲与杨广是表亲。二其子李建成 李世民 李原吉也是勇猛战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高祖李渊,自身水平在开国皇帝中绝对不低,但是,自己做的事情在开国皇帝中太少,加之又有明显的缺点。因此,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李渊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多数人竟然采取中立(甚至隐隐偏向李世民)的态度。甚至李世民那几百个人进玄武门埋伏,皇宫卫士竟然集体像不存在一样。这不是用几十个金刀子,收买了一个看北门的将军常何,所能解释的。
传统史学界,将李渊塑造为一个听儿子的话,爱听枕边风的半废物,仿佛起兵是被儿子撺掇裹挟起来的。不过,宋代以来,富有反思精神的史学家,代代都有,批评李世民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却没多少人替李渊洗掉窝囊废的污名,也必然有原因的。
李渊的简历:因为父亲李眪是安州总管,所以李渊从小生活在安州(在战略要地荆襄地区)。七岁时,李眪去世,李渊继承唐国公爵位。因为母亲独孤氏身体的关系,李渊从小在姨母独孤皇后(隋文帝皇后)身边长大。
开皇年间,李渊在外地做官,“累转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前期,先后成为荥阳、楼烦两郡的太守。后来平调为殿内少监,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为卫尉少卿,并在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李渊开始负责在怀远镇做后勤督运。
杨玄感起兵后,李渊才真正开始获得军权,走了李唐开国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大业末期,按《大唐创业起居注》里的记录,李渊升任“太原道安抚大使”被派到山西“黜陟讨捕”。当时,他已经在节度太原兵马,其中剿灭历山飞是有代表性的战功。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晋为右骁卫将军,并继续在山西讨捕,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被封为太原留守。之后,起兵反隋。
李渊的优点:首先,李渊手腕灵活。比如,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对敬盘陀、柴保昌为首的叛贼,樊子盖(隋朝酷吏),用高压政策,野蛮镇压,致使“百姓怨愤,益相聚为盗”,以至杨广被迫换上表哥李渊。李渊对投降的“贼众”多“引置左右”,收编到自己身边。于是,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前后有数万之众。
其次,李渊军事能力相对突出。大业年间,镇压起义的功劳,虽然李渊比不上张须陀等人,但也展现了足够的军事素质。在太原,李渊多次与叛军和突厥交锋,比如,按《大唐创业起居注》和《隋书王仁恭传》的描写,当时,李渊和王仁恭,一个“帝与仁恭两军兵马不越五千余人”。一共大约五千人的野战军团,就敢和突厥对抗,不得不说有勇有谋。
上一篇:王者荣耀要把一个英雄玩到像人本能的境界需要打多少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