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康熙一直想立胤礽为太子,为何在去世前却让胤禛继承皇位?
康熙,太子,雍正康熙一直想立胤礽为太子,为何在去世前却让胤禛继承皇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康熙一直想立胤礽为太子,为何在去世前却让胤禛继承皇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不是如此。
康熙对胤礽的感情确实不错,甚至后面对其儿子弘皙也非常好。
关键所在是,胤礽是康熙唯一的嫡子,母亲又是康熙少年夫妻的赫舍里,所以康熙给予胤礽最好的待遇,最好的老师,甚至默许索额图扩张势力拱卫胤礽。
然而,胤礽一没有学会安抚大臣,二没有学会如何做兄弟。甚至废太子集团膨胀到企图谋杀康熙提前让胤礽登极。
即便如此,康熙也只是清理了明珠,圈禁索额图,给予胤礽改过的机会。可胤礽在十八弟生病时表现冷漠,进而发生帐殿夜警事件,康熙只能废黜这个不合格的继承人。虽然后面康熙复立太子,但实际是故意放胤礽在台前与八阿哥争夺而已,父子情分已绝。
最核心的问题是,经过康熙朝61年的发展,满清贵族已完全堕落,贪污腐败横行,康熙明白这些但没有任何精力去管,只能选择冷面铁血的雍正去挽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体来讲,康熙对胤礽是又爱又恨,立了废,废了再立,然后再废。恨铁不成刚,是扶不起的阿斗。胤礽也确实不如四弟胤禛更适合继承皇位。
首先,胤礽是皇后赫舍里生的,康熙和赫舍里感情深厚,加之赫舍里又早逝,康熙立胤礽为太子,也带有告慰亡妻之意,一直偏爱有加。
即使中间胤礽被废过一次,康熙仍然希望他能悔改,有所进步,又给了他一次机会。可惜胤礽一方面烂泥扶不上墙,另一方面,他这太子之位,一直被虎视眈眈,一有小错,难免会被渲染夸大,确也不容易当。
其次,胤禛比较低调含蓄,素有冷面王之称。在那个特定历史时刻,由于康熙政策很宽容,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大清王朝需要大刀阔斧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固守成规,一成不变。康熙多次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再加上九子夺嫡,形式复杂,康熙一直未能下定决心。
直到最后,康熙终于选择了一向勤于政务、能锐意改革的胤禛。
事实证明,他没有选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康熙寄予厚望的皇太子胤礽,本应该是继承皇位妥妥的,结果自己干出一大堆荒唐事,又是急于求成逼康熙让位,又是乱搞同性恋,弄得康熙心生恼火,废了胤礽皇太子之位。此后胤礽终生监禁,抑郁而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是皇嫡长子的缘故,加上生母赫舍里氏皇后在胤礽出生后大出血后离世,所以康熙才那么的疼爱胤礽。以及把对皇后的全部思念感情全都转移到胤礽身上。康熙十四年,刚刚一岁多的胤礽就被立为了皇太子。其实胤礽也很争气,文学功底学的很扎实熟读百家经典,并且对于自己满人的那套骑马射箭也很熟练。长大以后皇上外出巡游其间数次监国而且成绩不错。但是,可能由于康熙在位时间过长胤礽等待的太久心浮气躁起来。再者康熙皇子太多胤礽过早的当上皇太子,胤礽在众兄弟之中早早的被孤立起来。你自己一个人早早出头众兄弟们能不嫉妒吗?非得找点岔子拉你下水。胤礽与众兄弟的缠斗下搞乱了康熙的判断,加上胤礽又犯了对生病的十八弟的冷漠凉了康熙的心导致了第一次被废。复立之后胤礽虽然表现出痛改前非,但又犯了大忌:结党营私,有图谋不轨的嫌疑。其实真正的原因无非是父子二人对皇权的觊觎,导致了父子反目成仇。也印证了那句古话,最是无情帝王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阿哥合法继位存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胤禛是一个能干事 干实事的人 素以冷面著称 康熙晚年吏治败坏 社会不安 所以必须要一位实干型的 不是裱糊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