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农村老人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面条?这样做是为了节省开支吗?
面条,农村,都是为什么农村老人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面条?这样做是为了节省开支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我家乡就一直延续着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习惯。还有一点和别的地方比较不同的是,家乡种的粮油收获后,我家乡人就会把粮食存起来,再把上一年吃不完的粮食卖掉,所以在我家乡就有这样的说法,“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再说为啥农村老人为啥自己制作食物,你们想想,一年的粮食都在家里搁着,没有面粉时,我们会拉上几袋子粮食到磨坊自己加工,所加工出来的面粉,也只能自己食用,自己不制作食物,还花钱在买就没有存粮的任何意义了。还有自家的面做出来的东西难道就不比卖的好吃吗?所以说我们农村人一般情况都会选择自己动手制作食物,除非是有啥事,人员特别多的时候,才会适量的卖一些面条,况且我们从小吃惯了自家的手擀面,总感觉自己做的就是比买的好吃。
我是乡村陇原,一个有良心道德的农民,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擀面香!又省钱!又好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的一天很高兴为大家解答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农村老人为什么喜欢自己动手做手工面条,我的回答是:
第一:他们习惯了自己动手,喜欢靠自己的双手获得美食。
第二:农村老人都是过了辛苦日子的,都是想节约一点,所以才自己动手做面条吃。
第三:主要是还是因为自己动手做的面条特别有嚼劲,吃起来很舒服。。
在以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我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如果有关于这个问题更好的解答,还望大家留言评论出来一起共同探讨。。
最后我在这里祝愿大家:生活愉快,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切平平安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送你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见解莫过于习惯。
第一.一个人长期以往的做一件事,他就习惯于做自己吃的,总会感觉别人做的不地道,没自己做的好(当然也可能是真的没他做的好吃),慢慢的成为了习惯,习惯成了自然,买别人的根本就没想过。
第二.你说的节省开支也是一方面,农村除了农忙外,有很富裕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总想手上有点事做,很多农村人都不希望自己闲下来,这样材料是自己的,时间也是富裕的,相当于去买当然节省了开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不是所有的农村老人都自己做面条,做面条是一件很费体力的工作,如果老人身体不好,根本无法完成。
再次,老人这样做,的确是为了省钱,节约开支,但是这不是全部的理由,以下是我的详细观点。
1、我是农村孩子,我先说以下我认识到的现状
上面我也说了,做面条是一件很费体力的工作,目前很多老人已经不做面条了。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机械制作,已经基本取代了手工制作,我们这里有专门用机器做面条的小卖部,直接可以买到面条,价格也不是很贵。
所以现在基本上,大家都去买面条,而不是自己做。
这和城里面基本上差不多,城里面的超市或者小卖部也都是出售机械制作的面条。
2、的确有些老人喜欢自己做面条,是为了省钱
老年人经历过饥饿时代,他们对食物的确很节俭,有的老人做了一辈子面条,都习惯了。
自己制作面条,肯定是便宜许多,这也是很多老人的真实心态。
但是,上面也说了,做面条是一件体力活,需要自己揉面、绕面、抻面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耗费不少体力。
所以老人要想自己做面条,必须体力好,随着年龄增大,这些老人的体力也逐渐下降,总体来说,为了省钱,自己做面条的老人是越来越少了。
3、还有些老人还坚持做面条,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好吃
众所周知,手工面条和机械面条的口感相差很多。
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手工面条的口感的确比较好。
这些老人吃了一辈子的手工面条,对机械面条有点吃不惯,所以,如果身体和其他条件都允许的话,他们还是会坚持自己做面条,不过肯定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口感,为了好吃。
总结
老人喜欢自己做面条的确有省钱的原因,但是随着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省钱”这个因素在逐渐的淡化。
现在坚持做手工面条,更多的是为了“好吃”,而不是为了省钱。
(我水平有限,只能总结这么多了,大家有好的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
上一篇:现在月薪一万以上的人真的很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