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成绩?
孩子,数学,成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成绩?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算什么,“个位乘以三位数”;后算什么,“十位乘以三位数”;怎么书写,“错位对齐”;最后算什么,“把积相加”。这样的感知必须明确、细致,而且在多次循环后,还要让学生叙说自己的体会,感悟。
其次:上升经验。
让学生叙说自己的体悟、感知,实际上就是经验的初步形成过程,经过一系列量的积累,也就是正向信息流的不断输入,必然导致经验的不断巩固,因此经验形成,固化。下一步的活运用也就有了基础,因此可以进行诸如“乘数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这样的计算。
最后:形成简单的理论。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学生的计算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小模块学习。比如:“一个乘数变大,另一个乘数缩小”,把这一个小模块进行变式训练后,便形成“乘数变化积如何变化”的理论;又如在模块对“37x3=111,37x33,37x333,......”的探究,学生势必会经历从感知到小模块理论形成的全过程。
总结一:如何让小学生学会数学,显然离不开“从体悟感知,上升为经验,最后形成简单的理论的”这一过程。要充分感知,从不同角度体会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孩子叙述阐述他的理解进一步上升为经验,这样的循环上升,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理论。这其中老师和家长的参与很重要。
其二:初中阶段的数学:抓住学科脉络,遵循学生年龄特点。
首先:抓住学科脉络。
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数学丰富而完整的体系之上而拓展而来的:
数系的扩充:由非负有理数扩充为有理数,加入无理数后形成实数;
整式的引入(因式分解),加入分式后形成有理式;
由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构成了完整的式的运算;
方程由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一元二次以及分式方程;
而方程和不等式都是函数这一家族中的特殊体现;
图形不再仅仅计算周长和面积,更多的是深入图形内部,通过勾股定理、相似(全等)或者三角函数,来确定量与量之间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
对于数据的描述,运用了统计的基本方法。
图片描述:初中数学的思维导图
其次:学习目标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
显然初中的内容相比小学,内容多而深,时间紧(两年半内完成)节奏快,而且初二还要面临孩子发育的青春期,如何做到学好数学呢?
学会观察和分析。观察数据特点,分析图形图像显然的条件和隐藏的结论。
学会概括和归纳。阐述问题不再就题论题,而是要概括表达,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
学会类比和抽象。把离散的问题类比成一个系列,把实际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模型。
提高品质和效率。青春期的孩子,要及时调整和疏导使之安心于学习,提高学习的快乐指数。作为家长多带孩子运动,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压力释放,另一方面有助于身体成长为初三的体育中考做准备,再一方面也增加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机会。
其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首先:做好初高结合,为高中阶段打下很好的起始。
初中的知识相对于高中,二者不是一个量级,换句话说大多数孩子不适应。成绩下滑,分数低的惊人,甚至一段时间都听不懂课。笔者曾遇到一个高一学生,笔记做的非常漂亮,但啥都不会。很显然初高结合没有做好准备。
其次:课前要预习,带着自信上课,带着问题听课。
预习很重要,这个举动减轻你听课的压力,更能轻松地把握整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自己该记什么,哪些原本自己有疑惑的问题,老师给与解决了。这样笔记也不会像那位女生一样,啥都记啥都不会。
再次:做作业前要复习,并建立自己的一套好题本。
复习今天的概念能不能完整叙述,公式会不会推导和默写,例题中用到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计算中用到了什么技巧。这些都不比作业的分量轻。在做题过程中,不断积累好题错题,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模型。
最后:考试前自己要提前复习。
在说一遍:是自己,是提前,是自己提前复习。哪怕是做一份模拟试卷,都是很好的方法,因为是自己主动出击。
总结二:初高中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别人的方法不见得就适合自己,但主动学习的孩子总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个方法需要自己慢慢探索,并且要长时间坚持。文中所述仅仅是一个大概的思路,望更多的方法在评论区中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培养兴趣,多鼓励,少批评。利用在一起机会,潜移默化的进行数学游戏,我认为扑克牌很好。利用扑克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还有就是多叫他买东西,让他计算。农村孩子常去卖菜,很会算,我都算不赢他们。数学用处很大,只有利用一次偶然机会,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数学帮助他克服了困难,尝到甜头,记忆深刻,她慢慢就会喜欢,只要喜欢就会好起来。千万别急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掌握教材中的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
成绩提成的前提是要有提升的空间,如果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保证,自然也就不用去说提升成绩了。
对于数学知识,习得的途径是比较多的,最重要的必然是课堂。抓住课堂时间,理解教师的讲解,这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去保证的。再然后则是个性化的学习,可以是自己的查漏补缺,可以是请教询问,也可能是借助其他平台机构的提升,这个就不去赘述了。
总之,成绩的提升的前提必然是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相比于掌握某一个数学知识,能够灵活的去运用知识,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快速的反应出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这种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难。在我看来这也是提升成绩的重要点之一。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不说明考点,做题举步维艰,而如果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提升读题审题能力
为什么要把读题审题拿出来单说,就是因为在当下的小学数学中,对于题目的理解可能直接影响孩子能否正确解题。所以在解题中,必要的划批是可以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做题正确率的。同时也应对文字理解提升关注(学好语文很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