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赤壁之战诸葛亮如何“借”东风的呢?
东南风,东风,借东风赤壁之战诸葛亮如何“借”东风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天,曹操正在营寨中等着黄盖的消息,忽然有一个军士送进一封信来,说是黄盖派人送来的。曹操拆开一看,上面写着:“周瑜防备很严,我一直没得机会。今夜有一批运粮船,周瑜让我保护。我决定半夜里杀了粮船上的将领,来投降丞相。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作为记号。”曹操看完信特别高兴,便领着众将一起到外面的大船上等着黄盖来投降。
天黑以后,周瑜先叫人把蔡中、蔡和绑来杀了,然后命令黄盖带着二十只火船,顺风向赤壁(在湖北黄岗县城西北的江边)的曹操营寨进发。这时,江上东南风很急,黄盖的船行驶得很快,不一会儿,曹操就看见了船上的青龙牙旗。曹操哈哈大笑着说:“黄盖来投降了!”
船越来越近了。站在曹操身旁的程昱说:“不好!黄盖的船一定有假。如果是装着粮食,船一定是又稳又重,不可能这么轻、这么快。今晚又刮东南风,不能不小心呀!”
程昱的话提醒了曹操,赶紧命令手下的一个大将带领十几只船前去阻挡住黄盖的船,不让他靠近水寨。黄盖哪里听他这一套,一箭射倒了那个大将,指挥着船队点上火,一齐向水寨冲去。黄盖的火船一冲上去,曹操的船便着了火。那些没着火的船因为都用铁链子锁着,也都逃跑不了。后边周瑜的一批火船见前边成功了,就从四面八方向曹操的水寨进攻。不大一会儿,长江面上一片火光,把天空都映红了。
曹操见自己的水寨变成了一片火海,又急又恼。正在这时,张辽划着一条小船,救出曹操,趁着浓浓的黑烟逃跑了。这次作战,曹操损失了上千只战船和几万水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诸葛亮的东风,是根据天文地理知识所知。所谓的借东风,就是应用了大自然的规律用到了战场,提前预知了风向,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在古代这恰恰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头条号:辛勤立业编辑,为您精彩回答,请为我们的辛勤付出,点赞关注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言诸葛亮知道前后三百年的事,不知真假,不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奥妙都不知道的,诸葛亮借东风应该是通过以前的书本上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智慧,才能借来东风。这个和现在的天气预报差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诸葛亮借东风,一千多年以来有很多人研究过这个问题。不过各有各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诸葛亮借东风是虚构的,有的人则认为诸葛亮借东风是投机取巧。而今天小螺号给大家侃侃自己的看法。
首先讲下第一种说法,也就是诸葛亮借东风是虚构的这种说法。历史中刘备战败了,历史中对于蜀国人物的记载肯定会有失事实。所以关于这种说法或许会是真的,但不能肯定。其次就是东风属于长江上常见的自然现象这种说法。试想一下曹操属于当时最大的势力,手下能人无数,比诸葛亮厉害的就有好几个。而众所周知,领兵作战排兵布阵是最基本的,在大军扎营的时候,对地形是有严格要求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的大军怎么会在下风口扎营呢?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所以说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历史长江上东风属于常见的自然现象,曹操大军也不会在下风口扎营。所以说,诸葛亮借东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东风确实是诸葛亮搞出来的,下面就给大家解释下诸葛亮怎么搞来的东风。
研究证明,所谓的借东风其实只是诸葛亮对天文气象的灵活运用。首先,为什么诸葛亮要选择十一月二十日这个日子来借风呢?古代中国对气象的研究也颇为深入,历来就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记录。
诸葛亮知道的道理,曹操肯定也懂这个道理。“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但是,曹操忽略了一个问题:“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是对一段时间期间内气候情况的判断,却忘了考虑冬至这天的特殊性。
十一月二十日是什么日子呢?原来那天是冬至之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得到日光照最多”和“得到日光照最少”的两个日子,这会引起地球表面各种气候的变化,古人虽不了解这样深层的道理,但发现了这两个转折性日子的存在,分别命之为“夏至”和“冬至”,并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来概括这两个日子后的气候变化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如果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诸葛亮正是在随季节而生的气候变化规律上大做文章,贪天之功,神乎其神,迷惑了周瑜。其实,即使在起风的当天,诸葛亮对是否有风尚无绝对的把握。他对身边的鲁肃说:“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用,不可有怪。”(《三演演义》第四十九回)有人认为,诸葛亮能知道起东南风的日子,是他事先在江岸渔民中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特点而知道的。当然不能排除这一可能,孔明若能这样做就更好。然而,孔明若是知道了“冬至一阳生”的气候变化规律,就可以准确地把握起东风的时间了。赤壁东南风大起时,程昱提醒曹操加以提防,操笑着回答:“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既然曹操也知道这种气候变化的规律,那孔明当然就更可能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了。
故弄玄虚,诈称借风
时逢冬至,自有东南风起于江岸,孔明所以向周瑜诈称自己借风,一是要故弄玄虚,贪天之功为己有,在破曹战役中“争”得一份大功,作为日后占有荆州的重要借口。例如一次鲁肃来索要荆州,他就提出:“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诈称借风的第二个原因是他要摆脱周瑜,迅速回到自己军中,调兵遣将,与周瑜争夺曹操失地。
事实上,孔明为他离开周瑜营寨,事先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第一,吩咐刘备在甲子日东南风起时派赵云在指定地点接应;第二,以祭坛借风为名离开周瑜营寨,既摆脱了周瑜的直接监视,又造成了对他的麻痹;第三,起风的当天寻找借口打发走了身边的鲁肃;第四,起风前对周瑜派来的守坛将士下令:“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他利用兵士对祭坛借风的神秘感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自由,直到周瑜派兵来捉他时,守坛将士仍在执定旗子,当风而立。这为他的行动自由创造了极大的方便条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