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无处安放的灵魂该如何解救?
灵魂,自己的,的人无处安放的灵魂该如何解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无处安放的灵魂该如何解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句话叫做:除非回到神里面,否则灵魂无法安息。
如果一个人真的知道自己有一颗无处安放的灵魂,也就是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灵魂,那么他离真理就不远了。人是有灵魂的,所以,人才会在满足了肉体所有的需求之后还会有空虚感。身体在自己的床上舒服着,但灵魂却依然在流浪;身体在山珍海味的享受中饱足了,但灵魂却仍旧饥饿;身体在绫罗绸缎中装饰的美轮美奂,但灵魂却赤裸的像那个穿着新衣的皇帝。
人类的悲剧就在于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满足肚腹的欲望,却很少主动花精力去为无处安放的灵魂寻找永恒的归宿!要解救无处安放的灵魂在人来讲确实是无能为力的,但却并非没有出路。那位创造人灵魂的永生的神已经为流浪的灵魂预备好了回家的道路。在许许多多的人还蒙昧无知的时候,耶稣基督就开通了灵魂回家的路,他舍弃自己的生命甘心乐意被罪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用自己的舍命流血做成了解救无处安放的灵魂的救赎之工。他死后第三天又从死里复活,用胜过死亡的复活大能带着无处安放的灵魂回到了真实的乐园。所有诚心诚意信耶稣基督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和主的人,灵魂都得到了真正的安息。只有灵魂得到安息的人,活在世上才能真正踏实喜乐。这种灵魂的满足可以胜过世上的一切酸甜苦辣,可以笑对人间一切的世态炎凉,并且还有勇气和能力给人间带去爱和温暖以及活泼的盼望。
无处安放的灵魂可以得到解救,但你愿意接受这个解救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处安放的灵魂该如何解救?
一直有一个问题让我在困惑中无法寻找到答案:那些在我眼里看似幸福的人,为什么依旧会常常抱怨,依旧会常常说自己不快乐。
我不知道一个人究竟拥有什么才会感到满足,一个人究竟生活在怎样的状态下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说:你很幸福,要懂得知足。
然而我知道,不管我说多少遍,我还是无法改变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感知。
或许,在别人的眼里,我也是幸福的吧,而我却也常常会在宁静的夜里感到空虚、落寞与寂寥。
我不知道一个人要怎样活在世上才会觉得幸福与快乐,我也不知道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和活着究竟该追求些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
昨夜读书,看见周国平的一句话,突然有些感触。
他说: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既是圆满。把命照看好,这句话很简单。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才能去谈论精神层面上的享受。
当一个人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了,即使他拥有再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生命依旧充满了遗憾,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把命照看好。
而人的心和人的灵魂该如何安顿呢?这个问题却让我迷茫。
我们最朴实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人拥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拥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心便会安宁,便会感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快乐。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当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足够的食物的时候,我们依旧常常会感觉到孤单,依旧会感觉到自己的心没有归宿。
或许,生命真正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满足,也不是一些看似简单的精神层面上的富有。人真正恐惧的应该是灵魂深处的孤独,人真正渴望的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依靠。为什么我常常会在没有人的夜里悄悄地流泪,为什么我常常会感觉到世界冷冷地只剩下我一个人。
尽管,有很多朋友可以和我在一起玩耍,尽管兄弟姊妹们常常会打来问候的电话,可我依旧会感到孤单,会感觉到不被人理解的苦闷。
我想,这应该就是灵魂深处的孤独吧。
每个生命都会体味到自己的孤独,就像每个生命都要独自承担痛苦、喜悦与悲伤。每个生命的肉体都是软弱的,我们可以轻易对别人道来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伤痛,而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总是被掩藏着,构筑着自己生命里不敢面对的过往。
这些软弱的伤痛,藏在内心里是渴望着被人理解,被人同情,被人安慰,被人抚摸的。
然而,我们从来不会轻易地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软弱,也不会轻易的打开自己的内心让他人走进,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今天的朋友就是永远的朋友。
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助,常常会感到孤单。
有时候,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我们渴望的其实不是爱情,亲情和友情,而是一种信任,一种信仰,一种可以托付生命的真诚。
有朋友问我,在你渴望真诚的同时,你是否也付出了你的真诚,我无言以对。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朋友,她把自己最深最深的伤痛展示给我看,她的软弱,她的忧伤,她所有无法与人言诉的过去,她通通都告诉了我。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为她心疼,疼到我想起她就会揪心。
我知道我无法承担那些信任与责任,我也无法面对她的一次次对我的诉说。
当她再也没有倾诉对象的时候,我的存在便是她痛苦回忆之所在。我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映射着她的伤痛,为此,我渐渐疏远了她,我希望她在没有我的日子里,渐渐遗忘那些伤痛的过去。
在我们渴求被理解,被接纳的那一刻,仿佛心已经寻找到了归宿,而这个归宿,是否是我们真正可以寄托一生的地方,谁也无法知道。上帝死了,心与灵魂无处寄放。
所以我们忧伤,所以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没有理想,没有幻想,没有信仰,也没有希望。
他说生命像一片雪花,在风里挣扎,最终还是飘落在地。那么飘落的瞬间,我们是否可以让自己找到另一片同在风里起舞的雪花呢。
到了我这样的年龄,内心深处更渴望的,其实已不是性,而是一个可以倾听心声的人。而枕边的那个人,往往会忽略你的感受,他们(她们)只会关心你的生活,你的冷暖,并不一定想听你内心深处的诉说。
聆听心声,是一件多么简单,却又多么艰难的事情。当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灵魂深处的痛苦与欲望交付给另一个人,渴望他理解明白的时候,是需要多少的勇气和多少的信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