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在农村摆婚宴,很多村里人随了十块钱带了两个小孩儿来吃婚宴,这样合适吗?
的人,都是,的是家在农村摆婚宴,很多村里人随了十块钱带了两个小孩儿来吃婚宴,这样合适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在农村摆婚宴,很多村里人随了十块钱带了两个小孩儿来吃婚宴,这样合适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说起农村婚丧嫁娶随礼一风俗,也是一个地方文明传承,左邻右舍捧捧场凑个热闹,相互帮衬着,拉近邻里间距离,说实话,只有你在农村才能体验到浓浓的乡土气息,亲帮亲,邻帮邻,大事小事里里外外有个照应,就当自家事一样,有个责任心,各家各户门前手一召,何必那么见外呢?纯朴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农村人重义气,重感情,重真诚,谁家没有一个盆大碗小的,伸把手就这么简单。
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就有这个习俗,讲究的不是随礼多少,而是互相帮忙,过去也不谈什么厨师,只要能烧出两个拿手菜就行,买菜的买菜,准备桌凳的准备桌凳,请客吃饭的去请客,招待客人的招待客人,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很早以前随礼就行成了,意思意思并不代表什么,家家都一样,也是一点心意吧了,从二元,五元,十元,二十,五十,六十,一百,在我们当地已到三百元左右,生活条件好了,几十元拿不出手,必经也不差这几个钱。
如今和以前不同了,各家各户也不必要自己动手,请个厨师,多少钱一桌搞定,但随礼风俗没有变,大家来捧捧场,增加一点气氛,这就是农村人朴实的所在,礼轻情意重嘛?记得在我们家有一老奶奶过九十岁生日,儿女请全村所有户都参加他母亲寿宴,烟是软中华,酒是一百多元一瓶,那气势,那排场,而且分文不收礼钱。说实话我也参加了他母亲的寿宴,你说人家图个啥,感谢左邻右舍之间相互帮衬,这就是农村实诚人的所在,真爱永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你提出的问题,老农认为,农村人过事,特别像婚事,图的是气氛,不在乎随礼多少,一家来几人吃饭等小事小节的。
偌全村家家户户都来吃喜席,人山人海,人们喜上眉稍,大人带小孩,甚至全家来吃,有的甚至没随礼也来了,那么恭喜你了!事实证明你在村中的人缘,威望等人事关系是杠杠的。
反之呢,婚事那天村子里没人来吃席,或者上了份子礼也没到现场,那么你不觉得太冷落了吗?即就请了人家来吃席也没来,这时你就得考虑考虑你在村里的人事关系问题了。
所以说农村过事要的是那种空前的气氛,不会在乎上礼多少,吃饭一家来几人等小事。老农认为这是农民的纯朴,豪爽之处。各位看官,你们认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你们地方席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农村办喜宴,居然还有随礼十元,并且还带孩子一道去的?!民国时代,下雨天有点钱的人出门穿钉鞋,钉鞋中统,用牛皮制作。那些年,人们形容脸皮厚的人:脸皮厚得连钉鞋都踩不破。这个随礼十元还携子同赴喜宴的人,脸皮厚得非用射钉枪不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那随十块钱的礼,在农村也是一百二百的,要是八十年代十块钱还是大礼呢,办事情就是图人多热闹还计较那么干啥,要是怕吃怕喝那最好是旅行结婚什么都省了,还出去开了眼界那多好,还想收礼又怕吃喝什么心态带几个孩子不重要孩子能吃多少,就是打包烦人別的没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个地方各段时间情况不一样,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既然摆酒宴请客,什么样的人也都会有。我们请的是吃饭凑个热闹,来的都是客不要计较随礼多少。如果只计较个人得失,那这个客人请之前就要计划好,随礼多的请,随礼少的事先就不请了。你不仿想一想,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好?也许你也看过电视剧巜亮剑》,李云龙也曾赴过敌人的宴席,那个结局我们看了真的痛快。我不是说现实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世上有很多难以想像,一旦到了难以收拾的局面,谁也不怎么体面。
我们设宴请朋友吃饭,只要大家吃好了就好,太计较随礼多少会被人笑话,何况这种事往往是轻来轻还,重来重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