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花了26年,为何司马懿大权在握却迟迟不上位?
司马懿,司马,魏国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花了26年,为何司马懿大权在握却迟迟不上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挑战就是三次叛乱,这三叛分别是嘉平三年的王凌之叛、正元二年毌丘俭文钦之叛、甘露二年的诸葛诞之叛。毌丘俭、文钦、诸葛诞均是名噪一时的大将,如果不消灭这些乱军,司马懿最终得到的也只会得到一个疆土分裂、君臣离德的破碎帝国。中原目前百废待兴,也经不起连年征战了,所幸此时的司马家族已经是“天命所归”,王凌之叛被司马懿所破,毌丘俭文钦之叛被司马师所破,诸葛诞则被司马昭所破。“淮南三叛”成了司马父子三人的功绩,正是如此,司马懿才不称帝,希望通过时间的流逝来让人们接收司马家族的统治,等待时机成熟,再次称帝,建立属于司马家族的帝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懿迟迟不上位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从实力上看,司马懿虽然有优势,但不是绝对的优势,当时曹氏仍然具有一定的力量,司马懿肯定对比了双方实力,没有绝对的把握,当然不会轻举妄动。
二是从舆论和人事准备上看,没有准备好。政权的更替必须要进行舆论造势,让官员和老百姓有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必须在人事上有准备,重用自己人,关键岗位上都要是自己人才行。当时司马懿还做不到这一点。
三是战略环境不允许。司马懿时期是三足鼎立时期,吴国和蜀国对魏国虎视眈眈,司马懿夺权必然会造成魏国一定的混乱,给吴、蜀可乘之机,即使夺权成功也可能被对手灭掉,所以司马懿不会夺权。
四是司马懿可能还真有一点忠臣之心,不太想夺权。
所以说因为时机不成熟,司马懿不想夺权,或者说司马懿不敢夺权,后期司马家族感觉条件成熟了,也就撕下面孔夺权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司马懿已经“上位”了,上位不是一定要坐在哪个位置上,而是有那个位置的权力,就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时的司马懿大权在握,而在经过司马家对朝政的清洗之后,如王凌等忠于曹魏的重臣逐渐被诛杀或者远离政治中心,可以说,此时的曹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曹魏大权完全掌握在司马家及其门下忠于司马氏的人手中。
如果把“上位”理解为称帝,那司马懿更不可能称帝。一是因为当时的形势不允许,一旦引起内乱,吴蜀则坐收渔利,他不可能做出这种傻事。二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心力不足,且容易引来骂名,百害无一利的事情。第三点可能是我个人更倾向的一种原因,司马懿就压根不愿意称帝,他辅佐槽位三代君王,位极人臣,对曹魏是有感激和拥护之情的,若是称帝他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所以他临死时,在遗言中再三叮嘱自己的儿子,要尽心辅助魏帝,不是作秀那么简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三国里,胸怀韬略的智者多不胜数。司马懿,在众多高智商的人群里,根本就不算最顶尖的!
如果,在三国乱世伊始,司马懿就在庞大的家族支持下,如曹操、刘备般剿黄巾、伐董卓,在众多诸侯里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即使没有后来的成功,我也当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
然而,司马懿没有这么做,司马家族也没有什么举动。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司马家族(包括司马懿),从一开始就没有争权夺利的打算!
显赫且庞大的家族在乱世之中要想得到安宁,只是不惹事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求得自保,必须要认清形势,站好队!
在曹操挟天子之前,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各自为战,为争抢地盘大打出手。
曹操,能够迅速崛起,完全得益于末路天子在手!奉天而承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能人异士争相来投。一开始,曹操迎回汉天子,在众多仁人志士眼里是高大上的。曹操的军队是勤王之师。
司马家族也不甘落后,素有宏才大志的司马懿看准时机,入世站队!
乱世之中,有本事的人,谁不想搏取一番功名?只要你有能耐,曹操上奏天子,封侯拜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刘备、孙权、袁绍、袁术,这些都是汉臣,曹操是大汉丞相!可以发号施令的丞相!
站在以曹丞相为首的、正统的汉室朝廷这边,有业绩就不愁升迁!汉天子有权利、有资格给功臣们封疆列土、封侯拜将!而刘备、孙权等人没有这个权利,要封官许愿,他们得报请大汉天子恩准,曹操不同意,你说啥都是“不合法理”的!
选对了平台的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事中规中矩,不为别的,就算是求保一族平安!
所谓的司马氏为夺曹魏政权花了26年,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
在曹操手上要想搞事是不可能的,司马懿知道曹操、曹丕、曹叡活不过自己吗?知道曹操手下众多能人异士都会熬死?知道自己会有机会在和诸葛亮交战中积累军事资本?知道曹芳不如其先人优秀?
隐忍如司马懿这般的人,会让曹操察觉到有“狼顾之相”?这些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吧!即便是陈寿的《三国志》,有的东西也未必全真!
我信史志的严谨,但尽信史不如无史,尽信书不如无书!
曹氏防司马懿是真,而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绝非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司马懿是在一步一步的成长之中,逐步壮大了力量!在曹芳这一代,曹魏后继乏力,司马氏却越来越强势,这才有了“高平陵”事件!
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马懿仍然没有猴急的“上位”。只因时机未到!
此时大权在握的司马懿,有如挟天子时的曹操。虽然有那个能力上位,但外有吴、蜀虎视眈眈,内有曹魏旧臣冷眼旁观,稍有差池,一着不慎恐怕就会鸡飞蛋打!
上一篇:你认为季后赛最佳一阵都是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