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说说,您今年多大年龄,看了多少本不是为了工作和考学而看的书?
的书,我的,菜根谭大家说说,您今年多大年龄,看了多少本不是为了工作和考学而看的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说说,您今年多大年龄,看了多少本不是为了工作和考学而看的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己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退休以后专业的书,已经放置,过起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我喜欢中国的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
我更喜欢国内外的地理,历史书籍,对有兴趣的国家重点看一下,了解那里的风俗人情,历史古迹等,我去过德国,法国,丹麦,荷兰,在那里学习和游览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名胜古迹,更是我的首选,除新疆,西藏没去过,其它景点大多去欣赏过,在出发前我都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注重那里好玩的地方。
人老了,身体总会有毛病,我会对症学习内科,外科,中医学等书籍,对自己本身的疾病,有所了解,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注重调养好自已的身体。
喜欢看书是我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查找资料是我的习惯,回忆一下,看过的书有几十本吧!
谢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舞蹈雄风盛年过,
谢幕闲补课。
唐诗宋词不倦阅,
学平仄。
为求真谛书翻破,
典籍应手,
细嚼揣摩,
书中淘金乐。
一<越调,小桃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本人已过耳顺之年了,年轻时为了学习考试,除了学校课本,就是读些跟学习相关的书,而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够读到的书很少。所以年轻时没读多少与学校考试和工作需要无关的书。
上大学以后以及工作阶段,才有机会大量阅读各类闲书,自然,地理,历史,中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包括武侠小说,中外古典名著。不敢说博览群书,但也涉猎广泛。
读书,我觉得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多读一些在该阶段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书。
读闲书,我认为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读些中国历史文化,古代经典,古代传说,诸子百家,儒释道,等等,然后再涉猎西方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
我后来喜欢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因为可以更充分利用碎片化的闲暇品读。
附上一首本人原创七律:
七律--小满(人生小满皆圆满)
物变穷通法自然,阴晴节气任留连。
江山有信调风雨,禾稼无私盛井田。
随力经营催短景,适时耕作事长年。
生涯小满皆圆满,付出精神可得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闲暇时间,看了《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月亮和六便士》,《围城》,《家》,《母亲》,《平凡的世界》,《草房子》,《莫泊桑短篇小说》,《鲁西西传》,《白鹿原》,《人生》,《挪威的森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岁月不饶人,今年已二十有七。
2.至今为止读过的书寥寥无几,深感遗憾。
3.商业的战争时代(工业4.0)。
4.菜根谭。
5.国富论。
6.伤寒杂病论。
7.黄帝内经。
8.论语。
9.战国策。
10.三国志。
11.史记。
12.风水学。
13.面相学。
14.人性的弱点。
15.三命通会。
16.山海经。
17.齐民要术。
18.中医脉象学。
19.金匮要略。
20.难经。
21.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到中年,感觉到中年危机,发现唯有多读书,做更多的知识储备,提高思想境界,拓宽思维能力,提升文学修养,才能具备良好的心态,具有更加广阔的认知,才能更好地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心里学、人性、情绪管理、沟通能力、管理技巧等方方面面都有所涉足,并及时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成效。亲身体验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而且什么时候都要多读书,多学习,人才会有进步。那些“读书无用论”实在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具体有多少本,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给生活带来明显的改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