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说少不看红楼梦和水浒,老不看三国?
红楼梦,水浒,不读什么说少不看红楼梦和水浒,老不看三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红楼梦本人没有拜读过,不知道其中具体内容,不敢妄加评价。
而三国演义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更是老生常谈的作品了。品读三国的大家也有很多,不才也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水浒传与以上两本名著还有西游记共称为四大名著,也有他的道理。讲的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事情,故事铁宕起伏,情节精彩。
其次,我就来解答后半句的老不读三国。
老不读三国是因为这本名著讲述的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的故事,从兴到衰,起起伏伏容易是老年人有悲观的心理。还有一种说法是里面的计谋很多,老年人已经是人生最后的一段时期了,对人生已经看透了很多,如果再看三国的计谋,未免会学的过于奸滑,惹人生厌。
之前本人也说过了,未曾仔细拜读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不敢妄加评论,所以在这里就不加以说明了,望请见谅。
那么,我就来说一说少不读水浒这一说。
少不读水浒就是因为水浒讲述的不完全是农民起义,更是深度地讲出了反抗精神。少年时期正是年少叛逆的时期,如果通过品读水浒传,粗浅地去学习里面反抗,那么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助长叛逆的心理,对读者自身没有好的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是因为,年少时看红楼,可能会导致提早看破红尘;老时看三国,已经没了那份雄心壮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吧?年轻人本来就冲动易怒,热血,再看水浒更容易出事。老人阅历多,已经很圆滑了,再看三国更加老奸巨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1、少不读红楼梦、水浒,为什么?
先说水浒,讲的就是一群最底层的草寇打打杀杀、起义反对当朝统治的故事,里面江湖义气重,不亚于现在的什么黑帮、街头、混混、古惑仔……里面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挺片面、狭隘,不利于孩子正确三观的养成;再加上孩子的眼界有限、对世界的认知本来就没那么全面客观,很容易被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观点带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更易形成冲动、讲义气、不讲人道的性格,做出一些极端、激烈的事情,所以,是不建议青少年那么早就接触《水浒传》的。
2、再说红楼梦,以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一个富家少爷和身旁那么多女伴的故事,描写的多是闺阁之事,少男看了没什么出息,少女看了难免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都难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而且里面还描写了不少偷腥、调戏女性的片段,容易教坏小孩子,产生对女性不尊重的意识,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是被禁的。
3、再来看“老不读三国”,《三国演义》跟现在热播的《权力的游戏》很像,讲的都是权谋之术、工于心计,对于已经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中老年人来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不利于老年人的心性稳定、身体健康的,再说了老年人到了人生晚期再想干事业,也是有心无力,老年人还是不深究这些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生常谈而己,开卷有益,什么时候读都行。少年情窦初开正好读红楼在灯红酒绿中体会繁华以至虚无幻灭,读水浒激发雄性气质感受江湖险恶,老年读三国亦可在记忆中缅怀权谋算计,丈量生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的一句话。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也就是人啊在年轻的时候由于血气未定,容易因为好色造成身体被掏空,需要戒色;血气方刚的时候脾气比较大,好勇斗狠,容易惹是非,需要戒斗,等到老了呢,就血气衰败,要懂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要有和蔼祥和的气质。
而你看水浒呢?
讲的是兄弟义气,讲的是斗勇斗狠,讲的是杀人强奸,这对年轻人来说往往会产生误导作用。别说什么水浒传里面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年轻人看这个还不就是看个热闹。
其实在现实中我们也能找到很多栗子,还记得当初《古惑仔》流行的时候吗?有多少男孩子看的热血沸腾鸡儿梆硬的。要向浩南哥、山鸡哥学习。现在看《古惑仔》的都大了看看叫怀旧,但是年轻的时候什么样自己心里都有数。
《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精神值得仰慕,“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悲情令人动容。“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年轻时候阅读所带来的影响是根深蒂固、难以磨灭的;悲伤情绪的过早体验与感染,一定会影响他精神的发育与成长。特别是敏感、内向的青少年更要慎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