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碎片化时代,如何保持深度思考?
知识,碎片,深度碎片化时代,如何保持深度思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读快了,能够记住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步骤:
其次,将知识进行简化。
因为,我们无法把整本书的内容全部记在脑海里;即使真的能记住,你也无法随时调用。
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把书中的重点提炼出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将这些重点内容简化、转码,这样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比如,当你读完一本关于色彩心理学的书,你能不能简单总结3-5个知识点?
当你读完一篇关于PPT技巧的文章,你能不能简单归纳几个做PPT的方法来?
这样,当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快速找到应对策略,就不会因为“找不到重点”而陷入忙乱了。
你可能会说:我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啊?或者:当我读到一篇很有启发的文章时,身边并没有带纸笔,要怎么记录?
方法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一些手机APP来做笔记,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它们都支持微信一键保存;如果你读的是一本书,也可以通过拍照、扫描的方式,将书中的重点保存到笔记里面。
到这里,新的问题又来了:把知识囤积起来,就真的能发挥作用吗?
以前我有这样的习惯: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很好,我就将它收藏起来、以后慢慢读;看到一本书里面某个观点很不错,我也将它抄下来、拍下来,发到朋友圈,也方便以后翻阅。
然而,我再也没有“复习”过这些知识。
有一次,我跟一位前辈聊到这个话题,他说:快速阅读、归纳整理,只能帮助你拓展知识的“广度”;如果你想做到“深度思考”,那就必须挖掘知识的“深度”。
所谓“深度”,并不是要求我们把知识学到多么专业、达到研究生的程度,而是自己必须在这个领域聚焦、对一些基础的概念和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
打个比方:有人提了一个问题,问“如何才能真正掌握某项技能?”
这时候,有网友支招说:“你可以请教这个领域的前辈,他们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刻意练习;还可以找这方面的工作,在实践中学习。”
这是比较有“广度”的回答,他给出了几种不同的路径;
另外一位网友说:“你要做到‘刻意练习’才行。”
然后,这位网友用几百上千字的篇幅来解释“什么是刻意练习”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刻意练习”,把这个话题聊得很深入。
这就是比较有“深度”的回答。
最后,要想让思考有广度,首先要获取大量的知识。
具体的方法是“利用碎片时间大量阅读”,再定期归纳、梳理你的知识点就行,可以借助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进行整理;
要想让思考有深度,只具备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还不够,还要将它们整合起来、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一种逻辑,这样才算是有深度的思考。
上面这句话可能有点儿抽象。那么我再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吧!
我们的学习过程可以归纳为:
1.我今天学到了什么?
2.能不能跟我以前学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思考?
3.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联系起来。就像把一个个杂乱的点,连接成一条条的线条,再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是我理解的“深度学习”。
聊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是不是应该改掉“浅阅读”的坏毛病、去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呢?
我觉得,其实没有这么绝对。
“浅阅读”是碎片化时代的必然现象,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拓展我们学习的“广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但仅仅有“广度”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广度”和“深度”结合起来,也就是——通过大量碎片化的浅阅读-提炼重点-保存笔记,将知识归纳、整合起来,通过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尝试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进行深度思考。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浅阅读”是“深思考”的前提;而“深思考”,则是“浅阅读”的后续。
上一篇:铁树开花?猛龙替补席集体爆发,大比分2-2追平雄鹿!怎么评价这场比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