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成绩很好,但是总觉得压力很大,厌学,一整天不开心怎么办?
孩子,厌学,成绩孩子成绩很好,但是总觉得压力很大,厌学,一整天不开心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成绩好!但心态没有摆正,有危机感!害怕自己的名次保持不了,今个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关注孩子!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辅导!让他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学习!结果随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说一下我对孩子的做法吧,希望你有所借鉴!我儿子也是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孩子,到高三第二学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于是产生了厌倦心理!那是三月底吧,他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跟老师请假回家。
回到家,我带着他去了几个医院做全面检查,都没有检查出什么毛病,钱倒是花了不少!医生告诉我,应该是因为心里压力过大,精神上有了焦虑症!给开了一堆营养品和缓解压力的药!面对这种情况,我怎么办?要说我不着急不上火是假的,可是,我又不能强迫孩子去学校啊,那样做,恐怕只能适得其反。孩子每天在家就是吃喝睡,看电视,玩游戏,一眼书也不看。那时刚时兴玩一种电竞游戏《英雄联盟》,为了跟孩子有话可说,我也尝试玩这个游戏,四十几岁的人,玩这种游戏,真的很难上手,我便让孩子教我,慢慢的,我也学会了,而且胜率越来越好,等级越来越高,孩子也很有成就感。那一个月,我根本就不再催促孩子学习了,已经做好让孩子复课的准备。孩子在家呆一个月之后,主动张罗去学校。到了学校,又办了走读,因为离家太远,我一个朋友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他们两口子中午都不回家,我就开车跑二十多里地到朋友家给他做饭,让他在朋友家吃饭,午休!早晚接送他去学校。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临近高考了,孩子突然又提出住校,高考期间在学校吃住!我同意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那年高考,孩子发挥还好,顺利地考上了本科,虽然只是省重点大学,但我也知足了!大学毕业,觉得文凭不够,又考上了研究生!
面对这种情况,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让孩子心里放松下来。当时我对孩子说,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咱不管它,只要以后咱不后悔就可以!尽人力凭天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压力是自我调节 厌学表达一种态度
感谢悟空官方,既然学习很好,就说明孩子还是知道主业的,也暗自地做了努力,只是从外面表现一种压力大,目的也就是缓解自己情绪一种方式。
不知道孩子成绩好,是不是家长自以为。其实,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但是在家长眼里,自己孩子都很聪明,他们原因就是刚上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之所以后来学生差,都是一种厌学表现。其实,这些都是胡扯,因为刚上学,就是识字,不代表孩子各种素质一种反应。真正看出一个孩子,是经历初二分化以后,有些孩子在各种方面表现出一种信心不足,这样开始对自己失望,于是就开始厌学,结果被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其实不错,而是外界环境作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点,不是每一个孩子适合读书,他们才能表现在其他方面,可能是一种很强动手能力,这样家长根据自己孩子实力,不能让孩子从厌学变成讨厌人生,走向一种灰色人生观。反而对孩子不离。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能达到一个班级中等以上,说明孩子虽然成不了科学家,但是至少能够接受高中教育,这样孩子厌学就表现在某一个,可能是某一个知识环节出来问题。这样孩子,家长就要仔细了解问题出在哪儿,即使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问题,第一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出现暂时困难也在所难免,这就是所谓高压现象。第二帮助孩子分析那些知识没有弄懂原因,帮助他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然后帮助学生解决暂时困难,从而减轻压力,只有能在学习中获得快感,这样就不会厌学。
因此,一个孩子学习中发现自己合适兴趣才是关键,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才都成为科学家的。家长期望一定要适合自己孩子实际,不能都自以为是,因为学习好也是要天赋。但是既然上帝创造自己孩子,他们也有自己优势,不能让孩子由于学习失败,然后经过家长过分在意,还有教师批评,这样让孩子产生厌学,然后不断强化这种观点,使他们从而产生一种灰色人生,从此萎靡不振,那才是真正悲剧。
作为家长,要从孩子实际出发,学习不好不要紧,关键是要会做人。也就是要能够从一些习惯和常规入手,尊敬师长,既是在某些学科中学不会,依然要遵守持续,多少能够学一点。这样,既是学习成绩不好,也会得到老师一种爱。不能学不进去,上课就专门跟老师唱反调,破坏正常教学秩序。这样孩子才真正会成为社会垃圾。成绩差与厌学,与做人联系起来,不是学不会,是根本不学,晚上到学校就是去惹骚,表达自己一种逆反个性,甚至闹堂,这种意义上厌学就是家长一种失职。
因为现在学校,无法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因为很多孩子利用这些天然教育缺陷,然后破坏一种教育秩序,往往就是家长缺乏管教原因。其实,小时候不进行惩罚,真正到了一定年龄,害还是自己。上次那个上海跳桥孩子就是这种溺爱教育一种必然。
因此,在孩子年幼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惩罚教育尺度,让孩子有些敬畏。然后,既是学不好,只是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遵守社会秩序的劳动者。
厌学不可怕,做人才是最重要的,有积极人生观,能遵守各种秩序,既是学习成绩不好,也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放纵和溺爱,自以为认为自己孩子是最完美,放纵他们一切行为,最终成为一个危害社会垃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