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自己的,岳阳楼怎么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么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第五自然段。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省吴县人。宋仁宗时,西夏国君赵元昊屡次侵犯宋朝边境,宋朝派范仲淹和韩琦帅兵扺抗。范仲淹守边数年,西夏人畏惧他,再不敢犯边。庆历三年,他回朝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副职,接着升迁副宰相,提出了升降官职的办法。并且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厚农桑,减徭役等一系列革新的政治措施,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失败。他也遭到贬谪。庆历六年出任邓州知府。这篇文章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滕子京之邀而写的。其实,应邀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并设有亲临岳阳楼。
第五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一忧,退一忧。然则何时而东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东耶!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们通观全段,不难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的意思。\"不以物喜\"指第四自然段所说的情状。即登岳阳楼不能以所看到的动人景色而\"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以己悲”是指第三自然段所描述的\"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饥,满回萧然,感激而悲者矣\"所描述的自身情形而悲哀。
由此可见,作者虚怀若谷,优国优民的良苦用心和博大情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便是我对这两句的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不要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也就是说,人不要因为无意中得到一点好东西或者是利益而高兴,也不要因为没有得到什么或者是失去了一点利益而伤心难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人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淡然而宁静的心态,豁达而开阔的胸怀,也是对人们思想境界的一种要求。
当今的社会是物欲横流,太有诱惑力了,每个人都应该是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一切,不要被不属于自己的物质给迷惑了心智。暂时的失败或者是不如意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悲伤难过,振作起来,好好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成功的时候。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就得靠自己来改变。人生的路,就得靠自己来走,不要被外在的物质和名利所困。得到了什么别高兴,失去了利益别伤心,凡事都保持一颗淡定的心,看淡得失,懂得知足,人生须当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不因为外界事物或环境而喜欢,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悲伤。这既是解释前面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又是写作者的处事态度。就是说不因为环境的好坏或个人得失而高兴、悲伤。喜也好,悲也好,都该是先天下而后自己。要象“古仁人”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为官就该关心百姓;在野为民,就该忠君报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乃人生至境,非大德、大化之人不能得也。
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大千世界的万千世务,已经没有可以让我或悲、或喜、甚或悲喜交加的感动与涕零了。
这句话出自小范老子的《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身居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公忠体国,忧国忧民,为朝廷、为百姓办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事,历史上清誉卓盛,备受推崇与爱戴。
他自己出身清苦,饱尝艰辛,深知百姓之疾苦。后来又位居庙堂之上,体察仁君爱民如子之切,自然通达朗畅,义晓万方,对于这样一种思想的建立和锻铸,有着常人无法体味的切肤感受,这也是命运和高位赋予他的使命职责。
这就好比和尚参禅,没有大悟化,没有大慧根无以成形。范仲淹正是在这种民间与皇权的穿插与播布中,实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心忧天下,化及物外,超凡入圣,获颁“文正”。
这种境界别说普通人做不到,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也未必参悟得到,只有如小范老子这种心系天下、格物致知的凡间圣人,方才可能达到此境。
可惜,历代达此境者寥落稀疏,参差寂寞。
其实,人若是一旦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地,已经看透一切,无论是蝇营狗苟的小家私利,还是救苦救难的济世情怀,都已不是那般显耀和蹉跎,心中的情感或情怀只服务于超脱的圣意,就像一个筚路蓝缕却义无反顾的布道者,向着既定的目标风雨兼程,心无旁骛。
或者,更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者至尊。
最终,就把自己塑造成一尊可以披风沐雨、抛肝沥胆来到世间渡劫抒难的红尘弥勒。
是不是正应了在下的名号呢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如果恒大亚冠小组出局,又中超联赛与榜首有八分之差,可能四大皆空吗?卡帅帅位还稳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