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一首诗让你觉得李白是“诗仙”?
李白,庐山,诗人有哪一首诗让你觉得李白是“诗仙”?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从此石门路上的金樽再也没有能够\"重开\"。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就此永远的分手了。这位亦侠亦仙的浪漫诗人,又开始了海阔天空的旅行。杜甫在后来叹念李白时说: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我觉得李白的《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一千多年前浪漫地想象一千多里的江陵一天就能够轻松到达,放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只有神仙能做到,穿过千年后现在实现了千里江陵一日回的梦想,李白被喻为神仙诗人真是实质名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无须举例!想让我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我就不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抬起头来,仰天大笑的走出门去,像我这样的人,难道会是永远埋没在草野中,毫无用处的人吗?这句诗,简直霸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说哪首诗之前,先说说我理解的\"诗仙\"。
余光中曾这样写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如果说李白写诗是极致,那么余光中也把李白写到了极致。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太白,一壶酒,一把剑,可不就是想要指点盛唐气象吗?
如果说有什么语句可以为\"诗仙\"这个名号做注解,在我心中,余光中的这段话再合适不过了。为什么偏就是\"诗仙\"呢?而不是\"诗圣\"、\"诗鬼\"、\"诗王\"呢?一个\"仙\"字,在筋骨,在气度。一个\"仙\"字,在他要功名而不求功名,在他会写诗而不为写诗。他写的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纵情恣意,即便权贵在上,也不曾指鹿为马。
太白的诗,腾云驾雾的太多,我觉得最有仙气的当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写这首诗的李白,已经不再是少年时了。他入过翰林,目睹了宦海沉浮,虽有入仕的理想,但正如这首诗里所说的那样,纵使权贵高高在上,他也不愿摧眉折腰。所以,他没有畏惧,不曾顾虑,使得贵妃研磨,力士脱靴。如果说少年李白\"仙\",\"仙\"在不知世故,置身\"仕\"外;那么出入翰林之后的李白\"仙\",则\"仙\"在任你权势滔天,我自潇洒风流。
不只是人生经历所带来的心境变化使得李白的\"仙气\"更添一分,这首诗题为梦,既然是在梦里,原本就能把瀑布写成三千尺的诗人,就完全放开手中的笔了。
且看看天姥山是什么地方?云霞缭绕,忽明忽暗之间。天姥山有多壮观呢?这本是浙江的一座山,可是读来却很容易让人想到危乎高哉的蜀道。李白的想象力,像是给文字施了法术,从蜀中到浙东,从三千尺到四万八千丈,只有壮丽,而不显吃力。
再看看这山中的万物,湖月可以送我一程,熊也好,龙也罢,它们的叫声可以震颤山巅,一切都有了灵性。其实李白的诗,最让我觉得仙气缭绕的就是诗中万物皆有灵。哪怕后面仙人列队而来,都不如这山这月,这水这林,一切美好的生命让我欢喜。
上一篇:活蝎子如何炸着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