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相声的起源到底是唐朝的“参军戏”,还是春秋战国出现的“滑稽戏”?
相声,口技,象声相声的起源到底是唐朝的“参军戏”,还是春秋战国出现的“滑稽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的相声,与参军戏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捧哏、逗哏,扮参军的伶人、戏弄参军的伶人;后期的多人参军戏,现在的群口相声。吴晓铃在他的《略谈相声的创作问题》中就提到,相声由古代“参军戏”发展演变而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声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
相声给人带来的欢乐,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在我们身边,几乎没有谁不喜爱这门艺术。
当我们被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为相声的诙谐而忍俊不禁时,是否想到,这门“笑”的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吗?
相声艺术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但它有据可查的资料实在廖廖无几。然而,苦心钻研的学者们,在对相声追根溯源中,开始对相声的形成逐步加深了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相声是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变而来。“参军戏”由两个人来表演,一名叫“参军”性格痴愚;一名叫“苍鹘”反应机敏。两人表演起来一捧一逗,一庄一谐很有些乐趣。
有人说,康熙年间的“象声”即是现在相声的雏形。那时的“象声”,其实就是“口技”。表演时一个人或几个人,用口摹仿动物鸣叫或世间百态,用其逼真、夸张的声音逗人取乐。也有人说,早期相声其实是指相貌之“相”,声音之“声”。顾名思义,是相貌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以声与情去宣泄,以形态表演与语言抒发去鞭挞人世间的丑恶,以幽默与诙谐令人赏心悦目。
关于相声的起源还有多种看法,但都是一些主观分析,很难成为定论。至于将来能否统一看法还不好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之所以采取最简易也是最高妙的对话聊天方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整合与沉积演变的过程。
文学史家们早就指出唐代由“参军”“苍鹘”扮演,“咸淡见义”“一主一从”的“参军戏”,就是“古代的相声”。
但“参军戏”并没有直接向现代相声形式发展,而是从宋代“滑稽戏”开始,便向戏剧靠拢了。
直至清末民初,相声才在吸纳诸多民间说唱技艺的根基上从戏曲中脱颖而出,从行当角色变为艺人本我,从情节的噱头变成叙述或评点的包袱,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民族的喜剧意识。
上一篇:你们对520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