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茶产量世界第一,为何却没有一个国际大品牌?
茶叶,中国,品牌中国茶产量世界第一,为何却没有一个国际大品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茶产量世界第一,为何却没有一个国际大品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狭义的讲中国的没有像立顿那样的国际性大品牌,但从广义上讲,茶就是中国的名片,中国茶"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就是大品牌,这就好比中东的石油,法国的葡萄酒。
如果单从品牌角度考虑,形不成国际大品牌的原因应该有些几点:
1、茶在中国比较接近于初级农产品,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即使有所谓的炒茶大师,也是常年累月的熟练工,炒作的成分大一些,所以没有什么技术壁垒,一般人都能加工生产茶,茶很容易得到。
2、在中国提到好茶,大家想到的都是产区,名山头,在中国这就是好茶的代表,好茶依附于好的产区,产区不好,生产的茶固然不好,不管你是小品牌还是大品牌。
3、国外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不同于中国,尤其西方国家,中国现有的茶和茶文化,在国外不好推广。
4、中国的优质茶太少,而且现在都被炒成了天价,哪个企业会去拿天价茶做品牌啊?成本太大,好茶在中国形不成量产,也很少人消费的起。
5、中国六大品类茶,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也各有各的消费群体,历史和地域原因,使得这些茶很难融合,各自发展,没有形成合力。
所以,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中国还是能够做出国际化大品牌的,但这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产茶国,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都非常巨大,而且消费群体庞大。中国目前有20多个省份种植茶树,大大小小的各种名茶有上千种。
虽然,茶叶的总体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茶叶的种类太多,种植区域分散,消费群体分散,导致很难形成一个集中的巨大规模型公司出现。
纵观中国的茶叶市场,大多数是以零散销售的模式出现。中国茶叶前100强的公司市值加起来不超过茶叶总规模的5%。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一家茶叶公司能够真正的做大做强。
对于绝大多数茶叶公司来说,可能在某一两款茶叶方面比较有优势,很难做到全国性的,各大茶类都能够集中采购,集中优势,上大规模。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一个茶叶行内的经典笑话,说中国有7万家茶企比不上一家立顿。其实这就是一种尴尬,立顿在一个不生产只消费茶叶的国家出现,并且在全球进行采买,又销售到全球。
而纵观中国的茶叶界,除了一些大宗茶类的出口之外,基本上很难以快消品的模式出现在世界各地。
总体而言,中国的茶叶市场比较分散,茶叶的消费品类太多,没有集中的进行统一区分,而且品牌茶市场和散茶市场都非常混乱,根本就没有一个做大做强的土壤环境。我不乐观的预计,在未来可见的时间范围内,中国都不会有世界规模级的茶叶品牌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中国的茶有着千年历史,其不仅仅是因为某类知名品种的茶而已,更重要关注点的应该是中国人对饮茶文化的精神力量从千年延续至今。
想要让中国茶行业发展成为国际性认可的某一品牌,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可以述说:
其一:归属感
“是推广茶文化者(对商家或是茶叶爱好者的统称)对中华茶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外发展”
其二:取精华,敢创新
“要走上国际虽要创新(让不同国家的人有认同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包容性),但我认为更重要的部分还是要保留中华茶文化的精髓,放眼看其他行业的知名品牌,比如张口既出的Lancôme 她也有着自己的品牌精神,也正因这种精神才能够吸引到相同磁场的客户,并对这个品牌忠心。”
第三,标椎化
纵观立顿茶,生产加工的茶都是标准化流程,同一款茶,其工业规范,产品包装,甚至口感,装都是一致,这就形成了规范化。但是茶在中国确实各有特色,没种茶都有特点,都有冲泡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不可能有统一标准和规范化。这点老外也学不来的。
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喝茶不仅是喝味道,而且还讲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深厚的茶文化,茶历史,所以说中国渊源流程的茶文化才是根基,而茶行业的国际化大品牌只是一款饮料,仅此而已,没有可比性,大家也没必要相互比较,妄自菲薄!
中国的茶行业不应只是在卖自己的产品(某种茶叶)或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抱有尊重他国茶饮文化的尊重,方可长久生存),而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中华文化———饮茶文化。(中华茶文化到了博大精深不仅涉及到政治文化以及艺术方面)世界之大,应是各有千秋,而不是一方独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茶叶没有国际性的大品牌,很大程度上是自作自受。
清代中前期,中国的茶叶是垄断全世界的。后来英国为了寻求与大清的贸易平衡,开始向大清境内贩卖鸦片(因为当时英国的工业品在清朝基本上没有人买)。
要说当时的清朝人也太不争气了,偏偏就特别喜欢抽鸦片。最后大清的财政开始斥资,白银大量外流。于是呢,就有一个人给大清的皇帝出了一个损招。
让中国开始自产自销鸦片,这样就可以不买英国的鸦片了。这个损招听起来还是不错的,结果却损害极大。当大清开始种鸦片的时候,英国人就偷偷在印度开始种茶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