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迅为何无情抛弃原配?
鲁迅,原配,婚姻鲁迅为何无情抛弃原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综上所述,鲁迅抛弃原配朱安,既不是鲁迅无情,也不是朱安不好,而是他们都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不能片面的予以解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事万物讲穷匹配,人也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当时出国过留过洋的进步青年,鲁迅对家里的包办婚姻从内心深处就是极为反感的;对于没有感情作为基础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所以鲁迅抛弃原配是那个时代的必然;
现在我们都讲两个人在一起要有一样的价值观,要有一样的信仰,类似的文化背景,不然就不会存在婚姻,即使存在婚姻之实,但悲剧是肯定会发生的;
鲁迅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学者,现代白话文的先行者,首先从骨子了对旧时代的糟粕就是摒弃的,所以他不会在婚姻上做妥协,即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鲁迅也不会屈服和讲究,毛主席说过鲁迅有最硬的骨头,可以看出鲁迅的性格,而且鲁迅有一句很著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都可以看出鲁迅对旧时代的态度,鲁迅不愿意和朱安结婚,可能不是因为朱安的外表,我想更深层的内在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无情抛弃原配,而是俩人本质上志不同,道不合,难以生活在一起。鲁迅的原配朱安,是家里的包办婚姻,她本人没有文化。而鲁迅呢,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对于自已的人生,鲁迅始终有着自已独特的思想。他原本是去日本学医,后来看了一场电影,感到国民如果没有清醒的思想觉悟,既使体格再健壮也是无益的。于是走上了文学道路。他要唤醒人们的觉悟。他一生为了拯救民众的思想和精神,呐喊了一生,奋斗了一生。这样的一个战士,在个人感情上,必定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而朱安没有文化,俩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的志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情这东西,谁能说的明白,与其纠结,不如释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作为文学斗士,非常讨厌封建社会那一套,包括包办婚姻,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孝顺的人,对于母亲的包办婚姻,他又无法拒绝,因此连累了一个可怜的女人--他的原配夫人朱安。
朱安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女子,出生于1878年。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从小就被培养成会缝补、会做饭的巧姑娘,但是文化程度却不高,5岁就被缠足。虽然识字不多,但她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她的品质非常符合中国老太太的择媳标准,所以鲁迅的母亲非常喜欢朱安,决定娶来给鲁迅当媳妇。
1900年鲁迅被母亲骗回家完婚,可是结婚后鲁迅并没有和朱安圆房,自己住进了书房,结完婚第三天鲁迅就去了日本。作为旧时代的女人,朱安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泪流不止,但又不知所措,受过封建社会洗礼的她,虽然和鲁迅没有夫妻之实,她依然做着媳妇该做的一切,操持家务、孝顺婆婆,默默的等待着丈夫能回心转意。
但是鲁迅却不认这个媳妇,他多次对朋友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瞻仰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称鲁迅为大先生,后来她得知大先生在外面有了朱广平,这让朱安很绝望,她认为自己就算想蜗牛一样慢慢的爬,大先生总有喜欢自己的那一天,现在没有机会了。
许广平怀孕后,朱安默默的做起了保姆,善良的朱安认为,大先生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等她百年之后,她的儿子自然会给自己端茶倒水、养老送终。她将许广平看做姐妹,视孩子入己出。
鲁迅去世后,朱安和老太太住在一起,生活费由许广平和周作人负担,后来老太太也去世了,她拒绝了周作人的钱,因为她知道丈夫大先生和二先生不和。由于社会动荡,物价涨的很快,朱安的生活很苦。作为鲁迅的原配夫人,她的处境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许多人要为她捐款,但都被她拒绝了。
后来生活实在没办法继续下去了,朱安决定出售鲁迅的藏书,这遭到了许广平和鲁迅生前好友的关注,纷纷出面阻止,劝她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面对众人的劝阻,朱安非常罕见的发了火,她说: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多么让人心疼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朱安凄凉的一生。
1947年朱安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人,临终前她说死后希望葬在大先生之旁,她想念大先生。她在这个世上生活了69年,经历了41年有名无实的婚姻,没有丈夫的陪伴,孤独的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一生无爱无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