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现在有些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你怎么看?
年轻人,现在,农村对于现在有些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收易低,所以就没积级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有人说,是事实就这样,其实大多人都不愿种地,老年人只是在外面合适的工作太少,没办法,种地至少解决吃饭问题。年轻人不愿种地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种地收入太少,风险太高。
以我们这里为例,主要种植的有小麦,玉米,菜籽,土豆,胡麻等。像小麦从播种到收割要一年时间,一亩地收粮700到1000斤,1.1/斤。
2,孩子教育问题。
大多村子学校名存实亡,孩子上学要去镇上或乡上上学,大多距离较远加之山区山路难行。要在镇上租房,孩子小要陪同。镇上或者乡上挣钱没门路。所以大多选择县城或市里,孩子上学,大人陪读还可以找个零活挣个生活费。
3,收入问题。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物价高企,开销增加,只种地已难满足孩子上学,日常开销等所需,只能外出挣钱。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讨论。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种地,也不上算,各有各的选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自己的人力,对于年纪大的,考虑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种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大大小小,物价太贵是最主要的,种几亩地一年能卖多少钱呀,在个种地累,年轻人谁还愿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年轻人不愿意回家种地这件事,我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一年到头来并不能够赚取多少钱,更何况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如果没有赶上90年代末的“分地”的话,或者至今已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但是,今后这些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注定会有一部分回到家乡,接替他们年迈的父辈,成为后期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力,成为所谓的“新型农民”或者是“职业化农民”。
只不过,未来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口数量肯定要比现在减少很多,用更少的人来耕种更多的土地才是我国农业的突破口,否则,种地不赚钱的情况不会得到根本缓解。
现状: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每次回家探亲,笔者就由衷的感受到如今的农村老龄化程度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在粮食种植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的家乡——人口大约在300多人的豫东南普通乡村,如今还在老家坚持种地的人最年轻也有40岁了,也就是说,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多少80后或者90后在家种地。
而纵观全国各大粮食产区,年轻人不再愿意种地或者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已经是一个大潮流,而且是那种无法阻挡的那一种。对此,我个人以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如果农村的年轻人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不种地也罢。
其次,后期需要逐步引导部分年轻劳动力返乡变身为“职业农民”。
农村年轻人都去哪了?
既然农村的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种地,那么他们都去了哪里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而且官方还给出了确切的回答——接替他们父辈,成为我国目前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军。
据笔者差距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度,我国农民工数量已就高达2.88亿人,较去年出现小幅度上涨,而在这将近3亿人口之中,年轻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具体来看,80后以及90后农民工所占比例超过了48%,成为所谓的“第二代农民工”。
从某种程度来说,在农村已经没有太多他们的发展空间,耕地稀少,没有就业机会,在没有接受足够多教育的情况下,进城务工成为这些年目前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现在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年轻人来说,家乡已经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即便是后期分得一块“承包地”,但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的耕地大环境下,面积注定不会太大,而如今的粮食或者农业生产活动效益又不是特别好,注定了农业种植所带来的收益将会远远不及外出务工。
所以,在城市掌握一门技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作为我国城镇化提高进程中的一份子,成为“新市民”是多数农村年轻人的最终归宿。
至于说家乡的耕地,就让少数具备专业只能的职业农民去耕种吧。
当然,如果有人不想城市待着愿意回到家乡创业,或者想要成为“新型农民”的话,也是极好的,不过这要继续学习相关技能及知识,过程也注定不会简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