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乾隆有自己的宫殿,为何却经常住在养心殿?
乾隆,养心殿,皇帝历史上乾隆有自己的宫殿,为何却经常住在养心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身为太上皇的他,依旧住在养心殿,朝廷的一切大权,依旧独揽在他手中。
他给自己揽权的行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训政。
嘉庆三年,他自夸道:“三载以来,孜孜训政,弗敢稍自暇逸。”
直到他闭眼的那一天,才被抬出养心殿。
而养心殿,自建成以后,乾隆一天也没住过。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清宫剧的剧情当中,经常会出现皇上对太监说,摆驾养心殿,太监也经常跟妃子说,皇上在养心殿,去养心殿找皇上等这样的话,从这些话当中就可以看出来,皇上基本上是不在自己的寝宫,也就是乾清宫里面的,他在养心殿的时间会比较多,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根据对清朝历史的记载,在1722年的冬天的时候,康熙皇帝驾崩了,后来雍正皇帝登基,就将养心殿作为一个服丧的地方,还进行了27个月的守孝。后来久而久之,康熙皇帝就不愿意再搬进乾清宫里面了。所以不仅是乾隆皇帝喜欢呆在养心殿,连雍正皇帝也是这样的,而雍正皇帝是不愿意触景伤情,所以才一直呆在养心殿。
养心殿这个名字的由来,大家一定都不知道吧,它其实是来自于孟子的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这句话也表现出养心殿和乾清宫比较下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养心殿对于皇上来说更加方便,但是乾清宫就比较麻烦了,在雍正王朝开始的时候,清朝的皇帝一般就在养心殿里面工作和睡觉。养心殿虽然不是特别宽敞,但是它与西六宫、御膳房、乾清宫、前朝以及慈宁宫,都是紧密相连的,来去的话是非常方便的。所以皇上留在养心殿里面,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还是为了方便。
清朝的好几位皇帝都在养心殿的龙床上去世,比如顺治帝、乾隆帝和同治皇帝,以及后来慈禧太后让光绪帝退位,也是在这个地方,所以养心殿见证了清朝从繁盛到衰败的一个过程。大家对清朝有什么样的了解呢?可以在评论里面说说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我们来说说坐拥紫禁城房屋近 9000 间的乾隆皇帝,为何不参照“天子居中”、“前朝后寝”的秩序,选择中轴线北部的乾清宫作为他的正式寝宫。而是选择偏居西侧的养心殿作为“勤政亲贤”的所在。
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养心殿如何得名,现以史籍无考,养心两字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下》这句“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我们只能猜想百年前的帝王偶读此句,甚是喜欢,遂取养心二字,命名此殿。康熙年间,养心殿还只是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并没有承担皇帝居所的功能,康熙皇帝的居所是一街之隔的乾清宫。而公元722 年冬天,康熙皇帝驾崩,拉开了养心殿的展开逆袭大幕。
先是新皇帝雍正将它作为服丧的倚庐,随后雍正处理了养心殿总监造赵昌、李英贵等人,造办处各作坊也逐渐迁出内廷,从雍正皇帝开始,养心殿便一直作为清朝皇帝冬天的寝宫,乾隆皇帝又进行相关改造、添建,形成一组供皇帝召见群臣、理政、读书、居住的多功能建筑群。直到逊帝溥仪出宫,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居住。顺治、乾隆、同治三位皇帝更是在养心殿驾崩。
为什么清朝如此多的皇帝会痴迷居住于养心殿?我想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养心殿与其他宫殿相比,实在方便太多。
一,养心殿将内廷和前朝紧密联系。养心殿北与西六宫相连,南侧紧邻御膳房、库房,东面隔街就是通往乾清宫的月华门,向南出内右门就是横贯紫禁城东西的乾清门外横街。除去养心殿,很难在看到别的功能能如此紧密的联系前朝和内廷。如果大家留心观察,作为掌管清朝掌管枢密要政的军机处就在养心殿南侧的由内门外,皇帝召见以及军机大臣呈报各省的折子一抬脚的功夫就能到,皇帝与大臣商讨军国政务近在咫尺。
二,养心殿的院落布局紧凑,前殿起居室功能齐全。跨入养心殿东南的遵义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五千多平米的院落。两组院落东西长,南北窄,进出流线都足够简短。皇帝日常生活的工字殿,是养心殿的核心建筑,也是皇帝名副其实的家。它分为前后两殿,中间由穿堂连接。历经雍正、乾隆两朝的改建,养心殿前檐下悬挂“养心殿”陡匾。前殿中部为明间,皇帝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方悬挂雍正皇帝手书“中正仁和”匾,是养心殿最气派的大厅。前殿明间东侧是东暖阁,这里曾是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两宫听政处。东暖阁内分成五室,其中北部的三个隔间,类似休息室,偶尔会作为皇帝休息或斋戒的场所。前殿明间的西侧是西暖阁,每天朝会之后,皇帝时常会从这里踱步到西暖阁的“勤政亲贤”,单独召见官员,或批阅章奏,“勤政亲贤”东侧用 10 多㎡的走道与明间隔离。窗外抱厦用围挡遮蔽。整个帝国最重要的决策和讨论多半在其中进行。西暖阁西墙靠北有门,通往三希堂的后室。三希堂是养心殿内最小的房间,这个靠窗的小隔间只有 4.8㎡,是乾隆帝的读书处。其名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意,堂内原来存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又传为米芾临摹)、王珣《伯远帖》三件珍贵书法。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场所。为了营造这个奇妙的小世界,乾隆皇帝将 18 世纪中国最新奇的室内装修技术——落地镜、通景油画等悉数引入于此。三希堂向北,为一佛堂。佛堂中央有一座大型木制的无量寿宝塔,佛堂内四周设有仙楼,仙楼二层挂有许多唐卡。这里便是皇帝的私人礼佛室。清朝的皇帝多有礼佛的习惯,此处也像是皇帝的精神居所。三希堂北侧与佛堂之间有一小室,其北门外侧的垂罩上悬挂“长春书屋”匾。“长春书屋”再向西是乾隆三十九年添建的一座 20 多㎡的小室,名叫“梅坞”,梅坞前檐槛墙上是玻璃屉窗,再向上是冰裂纹棂格支窗、冰裂纹横披窗。梅坞的西山墙上开有一小窗,窗外安装有梅花纹窗罩,窗外为西围房院。透过西窗可以看到几株树木,大约是养心殿中唯一有些园林意趣的所在。
上一篇:假如有一天,所有80后90后的人请假一天不工作,会发生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