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允炆真的在大火中丧生了吗?
建文帝,南京,下落朱允炆真的在大火中丧生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逃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朱允炆建文帝死因,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允炆其实在被攻破都城的时候已经从密道逃离,朱棣为此还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负责追踪朱允炆的下落。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斩草除根,特别是在帝王贵族身上更为甚之。朱棣在位期间一刻没有得到朱允炆的消息心里总觉得不那么踏实。直到朱棣晚年(离世前几年)得到了朱允炆的消息,他这个大侄子也表示自己也没心思夺回皇位和其他做乱的野心(当时朱允炆也50左右了),只想平淡的过完这一生,而这个杀伐果断的四叔也出奇的放了他让他平淡的过完这一生。总体来说朱棣是个非常伟大的皇帝,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打造永乐大典,里面涵盖了天文,地理,医道,农业,工业等,相当于现在的百科全书。五征蒙古,奠定了北方稳定的基础。启用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西贸易往来,奠定了明国强大的海军实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事实的真相连当时的明成祖也搞不清楚。一个可能是烧死,一个可能是逃遁,而且朱棣也不相信朱允炆烧死一说,事后还曾组织人员四处追寻,最后无果而终,更为该事增添了传奇色彩。几百年过去,今人再追问这个问题,也仅仅是猜测推理,都不能给出明确答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允炆真的在大火中丧生了吗?朱允炆:大明史称建文帝,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元璋之孙,朱标之子,1402年在与其四叔永乐帝朱棣的翻脸夺位战中失败,史称\"靖难之役\"。因战后建文帝下落不明,自始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成了大明朝的第一悬案,600多年来建文帝生与死出了很多版本,现在聪聪分享一下个人建解。
一种说法是烧死了。1398年,朱允炆继位,号建文,因此称建文帝。因从小授学于儒家大家,从政后实行\"仁政\",使国家得到休养生息,为大明后续发展起到了巩固作用,所以在官史民间都留下了好的名声。在中国为什么说朝代是有轮回的,因为怎么变都离不开一个怪圈,建功分封,然后削藩削爵,最后谋反判乱,成者为王败者冠。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唐有\"玄武门兵变\",宋有\"烛光斧影\"。明有\"靖难之役\",清有\"三藩反清\"。
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在老师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的推动下实行削藩弱爵的计划,最终引来燕王朱棣的谋反。朱棣举着清君侧,雪靖难的旗号发动政变,最终在1402年攻入南京,史称\"靖难之役“。明史记载:建文帝见无力反抗后下今烧宫,在朱棣攻入皇宫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只在偏殿找到了一个被烧焦了看不出是谁的尸体,因此怀疑建文帝未死,而官方史籍也没有建文帝下葬记录。但为什么官史又说建文帝是被烧死的,因为朱棣在回复朝鲜国书中提到建文帝是被手下奸臣太监在焚烧皇宫中烧死了。这就是烧死之说的出处。
另一个说法是逃亡了。在皇宫中曾找出一条密道,因此民间流传着建文帝未死而是出走逃亡了。在朱棣一生中曾七次派郑和下西洋。名誉上促进与西洋各国的贸易,实是查探建文帝的下落。因为有商贾在真腊看到过建文帝。而建文帝是朱棣的一块心病,必然要查过水落石出。
另一个说法是出家了。据传朱元璋死前曾留给朱允炆一个密匣,可能意判到朱棣会谋反,所以在匣里详细介绍了逃亡的线路和地点,并有一套僧衣。而建文帝在逃亡中足迹遍及长江以南各寺院,在寺院里留下了很多建文帝的诗句,建文帝在朱棣死后最终落脚在福建宁德华严寺里。现寺里还珍藏着一件五爪金龙的袈裟,款式布料缝接与珍藏的朱元璋的袈裟一样。1989年在宁德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发现一座神秘古墓,外形结构与明皇陵如出一辙。通过二十年研究,2009年初步证实是建文帝陵寝,因此:朱允炆被烧死是朱棣在找不到建文帝情况下,为了名正言顺登位而编造的一个谎言!
上一篇:现在弄深圳车牌难不难,怎么弄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