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华夷五方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华夏,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华夷五方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华夷五方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周朝开始,我国有了最早的翻译人员。他们通晓四方语言,负责出使周边诸侯国,处理周边民族事务。
夏商周三朝,中原地区各民族相互交融,至战国时期,统一的华夏族形成。随着领地范围不断扩大,华夏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进程加速,因此,需要更精准地识别这些民族。华夏族便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种族属性加以区分,不久便有了“中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称呼,“华夷五方”格局由此而来。
“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此阶段,中原地区经常会出现诸侯国或部落相互征伐继而走向融合的现象。与此同时,奴隶制中央王权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增强,尤其在西周前期,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大力推行,极大地拓展与巩固了周王朝疆域。中原地区以尊崇黄帝为祖先、文化习俗相近、政治相对统一的“华夏族”开始形成。而在“华夏族 ”四周,则继续分布着诸多的少数民族,由于他们部落众多、经常迁徙且无统一国家,无法确定其族名与数量,只是有戎、夷、狄、蛮等泛称。一开始,这些称呼并不是特指,也不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此时华夏族也还未完全形成,且内部比较松散,经常受到这些少数民族的掠夺。这些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勇猛彪悍,以至于在公元前771年,其中的犬戎攻破西周国都镐京,西周灭亡。
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的《礼记·王制》对这些少数民族进行了系统而又完整的阐述:住在东方的民族叫夷,他们头发披散,身刺花纹,其中有的人不吃熟食;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叫蛮,他们额头上刻着花纹,走路时两脚的脚趾相向,其中也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叫戎,他们披头散发,用兽皮制作衣服,只吃禽兽的肉,不吃五谷杂粮;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叫狄,以禽兽的羽毛为衣,住在洞穴里,也是只吃禽兽的肉,不吃五谷杂粮。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局势的变化,华夏族各部强盛起来,开始联合起来抵御外族,少数民族不再能随意迁徙,活动的大致范围也开始固定。从此,这些少数民族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一部分选择继续留在中原地区并最终融入到了华夏族之中;另外一部分则迁往他处,与华夏族形成了“华夷五方”的格局。
在“华夷五方”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民族交融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是由自然同化造成。据《礼记·王制》记载,从周朝开始,五方的人民虽然言语不通、风俗习惯和嗜好都不同,但当他们要表达各自的意思、沟通各自的想法时,会找一种懂得双方语言的人帮忙。这种人,便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翻译人员,这种人员在东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鞮”,在北方叫“译”。此类人才的出现,为各民族增进语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是由强制同化造成。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会遭到戎狄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戎狄部落逐渐被华夏各国所征服。其中,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由于各民族长期和华夏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四方少数民族面临两种选择,融入到华夏族群体或迁徙到中原以外的地区。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等民族差不多都已和华夏族融合在一起了。
“华夷五方”格局对我国的民族交融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对于民族内部而言,“华夷五方”格局最终形成之时,也是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最鼎盛的时期。中原地区的各族人民不再分彼此,“华夏族”最终于战国时期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的趋势逐渐扩散到了中原以外的地区。
另一方面,对于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在“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持续不断,在一定条件下,民族身份也能实现转变。如公元前740年,不被周王室及华夏族认可的楚国君主自立为王。随后,楚国作为蛮夷之邦,在加强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紧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掠夺与兼并,楚族与中原诸侯国的华夏族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经济、文化方面的共同性逐渐增多。至春秋末,楚族也正式成为了华夏族的一支。
上一篇:问一下出国学习的人,你们真觉得对自己人生影响很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