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专家说中国的传统孝道,儿女生下来就亏欠父母,有一种负罪感,有吗?
父母,孩子,自己的专家说中国的传统孝道,儿女生下来就亏欠父母,有一种负罪感,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专家说中国的传统孝道,儿女生下来就亏欠父母,有一种负罪感,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负罪感不敢说,可生下来是一种责任感。我们既然生了ta,就得管理好ta们。这样做父母的就要付出很多很多,自古只有儿女欠父母的。那有父母欠儿女的,这是不要脸的说法。儿越多母越苦,到最终老人得到了什么呢?等到自己养儿女时,才会知道做父母的坚辛。特别是母亲,她付出的会更多。为什么前辈们留下的话那么真实呢?一个月三十天,而女人是四十五天。意思是女人白天劳动不说,晚上还要熬夜领孩子,所以多出十五天出来。我们想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可不管父母付出多少,做儿女的有几人知道呢?昨天是母亲节,我的儿女没有在身边,我叫我的侄儿给我嫂子磕了个头。意思很简单,是叫他不要辜负父母,要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何时才抱得清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的孝道教育让很多人产生出对父母的亏欠感,负疚感,这是因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错误理解导致的。
首先要明确,负疚感,亏欠感是所有负面情绪中,不能带来任何积极意义的情绪。因为负疚感让你无力,让你否定自己。
从这一点来讲,生命延续的意义原本是能够传承下去,而且越来越好。当你怀着对父母的负罪感,怎么做都不能去自己满意,让父母满意,你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承给自己的子女,让这样的精神包袱一代一代在自己的家族里延续,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吧?这也正是负疚感违背生命传承最大伦理的BUG所在!
父母给我们的生命我们无法还给父母,如果从这一点考虑回报父母,我们永远则无法做到。
所以,让生命更好的延续,是孝道的第一位!我们活出更好的自己,从父母身上更好地学习,做到一代强过一代,让父母以此为骄傲,这是第二重要!
第三才是关于对老去失能的父母给予适当的照顾。
很多人理解的行孝只看到了第三点,因为客观选择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或者不能让父母满意,就否定了自己所做的一切,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这也是我国“孝道“文化的负面效果!
社会发展是向前的,不可能所有人所有精力都放在过去,放在老去的人身上,把让老人百分百满意看做孝道的标准,给自己背上包袱,是舍本逐末,一叶障目了!
国学文化的传承是辩证的。要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态中发展出的文化,是基于封建社会的需要,要跟上时代发展,必须看到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去伪存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付出和欣赏!而不是索取!孩子是被动被生出来的,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和父母,但要承担一生的负罪感,是不是对孩子有失公平?之所以能为人父母,不是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而是恰巧自己投胎早,做了孩子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投胎早,说不定就是你的父母,你的长辈。你的孩子属于你吗?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们是本着对生命的渴望,借助你这个载体来到这个世界,所以,做父母的要倍加珍惜和孩子的父子母子情,尽自己的全力帮助支持孩子。如果做父母的用真心真情对待爱护孩子,孩子肯定也会回报的,但不能对孩子用“孝”道德绑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繁衍是一种本能。对于儿女来说是没有选择权的。生老病死,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谁也逆转不了。所谓孝道,应该说是人对自然的干预措施,按自然法则却是相反的。这也是一直教育人们孝顺一直效果不佳的原因。因为没有淘汰就没有强大,这是有基因所决定的。
过去,人们一直笃信养儿防老的说教,所以,几乎所有家庭都以孩子多为荣。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和开放,只要性不要孩子已经成为新生代的生存理念。人们不会再以无后为耻,也根本没有养儿防老一说。这就迫使政府今后不得不承担起养老的义务。因为繁衍除了对种群产生益处,对婚姻双方当事人是无任何好处的。
养儿防老,可谓休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道是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大力倡导了忠孝几千年,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百姓从小孝顺父母,目的是为了将来实现忠于皇帝,从而达到巩固皇权统治,不得犯上作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能当顺民,一辈子愚孝愚忠。
上一篇:利物浦逆转巴萨,就18-19赛季到目前为止的表现而言,金球奖还会是梅西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