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生记笔记的误区是什么以及如何记笔记?
笔记,老师,知识点初中生记笔记的误区是什么以及如何记笔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初中生记笔记的误区是什么以及如何记笔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记,首先要清楚笔记目的是什么,然后才会有正确的笔记习惯。因为我是初中数学老师,所以可能更多的是从数学角度作以表述。
一、笔记的目的,无外乎两个:
1、听课过程中。老师讲课中的重点、难点的记录,便于课下回顾、复习。
2、作业、考试后,感觉典型的习题、有疑惑的题目、或者是做题后的顿悟、总结。
二、明白了目的,大家自然就应该明确了笔记的正确做法:
1,上课笔记,切忌流水账式记录,这样会直接影响听课效果。本来,听课为主,笔记为辅,现在倒过来了,为了笔记而笔记,导致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根本没有精力去琢磨、思考,那么这堂课几乎是无效的,而记录也就失去了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理是一样的。
正确做法是,在紧随老师节奏的同时,对于个别疑点、难点,在当时不理解的时候,快速而简练的把问题记录下来,这个记录不必是原题抄录,可以是符号的形式,也可以是简短的几个文字,反正,只要自己课下知道自己记得什么就好了。
比如,一道圆的综合大题,你可以画出简单的草图,标明具体的哪一问中的关键词即可,那么接下来,尽快找时间再思考、讨论、请教。如果最短时间内消除了问题,将这段笔记清除,才是最佳的做法。
2、作业笔记:如果练习中通过对照、比较,发现了某类型题目的相通之处,甚至上升到基本模型,那么只要把条件和对应的方法、结论,用问题或者图形符号记下来就行。
比如: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这三个元素中,任意两个作为已知条件,那么另外一个即是结论。再如:相似三角形中,找出斜X型、斜A型、母子型、燕尾型、射影图之间的变化和联系,通过组图形式表示出来,就完全可以了
而不会或者理解不清的环节、习题的记录,也就是类似于错题本记录,目的也是在有时间讨论、请教的时候,不必再去翻书、寻找。
3,在上面2中的做法,我们可以用“好题本”、“错题本”来概括,但二者的开始是一样的,而长远的结果一定要完全不同,什么意思呢?好题本在不断完善、修改的同时,要慢慢的变厚,而错题本要不断地消除问题,在完全弄懂的时候,要彻底的清除而变薄。试想一下,错题本不断积累,越来越厚,其实你是在积累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回到开始,还是为了笔记而笔记,徒劳无功,同时会让人感觉困难越来越多。而好题本逐渐变厚,经常的梳理,等于及时的复习和总结,而这个复习,却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回想起类似的习题,展开新的联想,那么,你的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开阔、敏捷。
以上观点,是三十年教学中对无数同学的观察、比较、对照得出的,很具有现实意义。在笔记这个问题上,套用当今最流行的话,不忘初心嘛,切忌为笔记而笔记。
你有什么看法和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初中生记笔记最大误区就是上课时,老师边讲边记。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
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说,我更希望学生课堂上跟着我思考问题,开动脑筋。而不是做一个复读机和打字机。在学生边讲边记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忽略老师说话的用意,只记下老师讲什么,并不理解所讲知识的含义,导致课后还是不明白。
其实,无论是上新课,还是校对课,一定要先专心致志的听老师讲课,争取理解老师所说的话的意思,提纲挈领的记一些简单的关键词和摘要。用一些简单的速记方法。然后课后回忆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再将其归纳整理成自己的笔记。我觉得这样最有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9 分步阅读
先认真阅读教科书内容,梳理知识框架,找出重难点。(以初中生物为例)
2/9
在笔记本上书写章节主要知识点内容,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
3/9
接着书写知识框架。
4/9
接下来列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5/9
这只是一个知识点的案例,如果同一章节知识点很多,还要学会合理安排笔记的书写位置,达到美观,整洁,耐看的效果。
6/9
不论什么科目的笔记,做笔记前都要熟读教材内容,找出重点或知识框架。
7/9
做笔记时不要赶急图快,先构思,再书写。
8/9
每一个知识点旁边最好有典型例题说明。
9/9
图文并茂的笔记看起来将会让人赏心悦目。
注意事项
做笔记时书写要美观
注意合理安排空间,不要过于拥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记笔记,最大的误区就是,不知道该记什么,没有重点,或杂乱无章,无法重复翻阅。笔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以后复习的时候用来查缺补漏的,而混乱的笔记,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笔记照抄板书。老师的板书一般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不少同学会将老师的板书完全照抄下来,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知识点浅显易懂,听会了,理解了,再抄一遍也是浪费功夫,后期翻看时还增加学习时间。照抄板书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反而影响听课效率。
2.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在课上认真听讲,当听到有疑问的地方会记一下,课后再整理巩固。方法是好的,但是当下课整理时,却发现不知道当时是有什么疑问,甚至不知道记下的是哪个地方的疑问,就这样,把问题错过了。
上一篇:宝宝四周岁检查散光了,一定要佩戴眼镜吗?散光是什么导致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