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对联及出联?
对联,下联,平仄怎样对联及出联?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几条是对联基本特征——词语对仗的具体体现,对联者对出的联句,哪怕对的再宽,再不工整,也强似那些不按联律进行对仗,只求字数句数相等的似是而非句子(在评论区以非对仗诗句词句或其他文字形式留言者例外),不然,只能说明对联者还没入门。
其四,平仄对立这一条必须注意。对联是韵文,它的基本特征另一项就是声律协调,这充分体现在平仄对立上。可以说明的一点是,平仄对立的几层含义,除了上联尾字收于仄声,下联尾字收于平声,上下联在节奏点上平仄相反以外,联句的节奏交替及节奏长短,也有别于格律诗里头的对仗联,和词里头的对仗句,可以灵活的因需制宜。比如下面这副对联:
祖牟寿,孙庆生,孤侄一天双祝福;
儿称心,女如意,亲娘百岁再登程。
前两分句(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就不是两两交替。
可以说明的另一点是,目前诗词也好,对联也罢,依照的声韵都是双轨制,不熟悉古韵的,就依现代汉语也可,讲究就行,不讲究不行。对此毫不顾忌的,会让联友们觉得太不专业。
其五,形对意联这一点要注意把握。对的太近了甚至完全相同,叫合掌,犯忌,因为对的联句没有意义。对的太远了,容易隔景隔意,就搞成文字游戏了。我的体会是,作流水对可能避免这些毛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和看法,讹误在所难免,欢迎联友们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对联要懂得联律。
懂得了联律,也就能够鉴别出句是否合乎对联的要求。不合联律的出句不值得应对。出句低俗的不宜应对。
怎样出句?那要看你读了多少诗词,看你对诗词的领悟有多深,还要看你对自然界和人情事理的通达程度。
出句有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当你看到某句古诗词非常绝妙,原作者没有对偶句的,就可以用来当作出句。这叫作名句续对!
例如李商隐的:
留得残荷听雨声
例如苏东坡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然,你自己能够拟出意境高雅的出句进行征联,那是最好不过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满腹经纶不是坐在家里就能想出来的,提笔聊天,你问我答,不是东拼西凑,在头条上打着什么领域作者的对联,能看出是怎样的文笔,词汇量少,用词不当。不管是对上或下联,特别是用流水对,强弱分明。可见一斑的根本不是美仑美奂的诗句,诗词歌赋是美丽的化身,享受古文化诗篇,诗意也是优美且浪漫,不管是现在或将来,美的诗句一定是一种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对联必须学懂平仄,背熟对联的格式,初学者从五言至七言背起: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平仄仄
1、仄仄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以上可以照此方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很容易学,只要背熟以上的四种上联格式就够用了,对联联得看上联的格式,如果上联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你则对仄仄平平仄仄平,动词对动词,名词讨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同义词对同义词,也可对反义词,意境随便,有初中文化的才够用了!
上一篇:浙大保安被捅案情通报:外卖员未带身份证,驾驶无牌电动车,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