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考前30天,还有提高成绩的可能吗?
自己的,心态,一个月高考前30天,还有提高成绩的可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高考只有一个月左右,希望各位考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天气炎热,但我们坚定的信念定能克服困难,在6.7 6.8中取的好成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前30天,有提高成绩的可能性。
高中三年学习,高一、二年级主要任务是学新知识。
高三年级主要是综合复习,反复考试,逐渐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提分阶段也主要是这个时间段。
我认为,高考前30天,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的系统联系上,应有一定的高度性和全局性的观念意识。
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被动学习;切忌零打碎敲、修修补补式的被动做题。不成体系的知识点,肯定适应不了高考出题的难度,得分就更难了。
考前30天,六门学科,平均一门5天时间,认真把知识点串起来,坚持复习巩固,摆正心态,以平常心来应对高考,我坚信,完全有提高成绩的可能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分干掉几千人,你不知道吗?中高考的制度你清楚吗?它是择优录取,而不是大学里的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他有自己的录取比例,哪怕你考99,只要你在录取比例外,对不起不要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基础知识重点细致的巩固,太难的不用抠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理科为例,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很多题型虽然有所差别,但是大同小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触类旁通,我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每一个题的准确解和求解过程。以数学为例,选择题、填空题、每一道答题在不同 试卷、不同年份的高考几乎都是同样的题型,如果细致总结一下会发现,其实题型并不多,如果认真把这些题型的的解决方法掌握住,并且灵活应用,数学考高分并不难,对于物理、化学这些也同样,生物的话比较特别,需要一些记忆,需要多下功夫在知识点的记忆方面。
2.做题时不要把时间耗费在没意义的事情上面
高中时,经常会听老师说“不管会不会,一定要多写一些,阅卷老师也会酌情给分”。自己承担过阅卷工作之后才发现多荒谬,高考阅卷一道题只用几秒钟时间,为了提升阅卷效率,同一个阅卷组会统一规范,哪里给分、哪里不给分,谁也没功夫一步一步的去看,阅卷人员只会看“踩分点”,如果看到了,这一步就有分,看不到,哪怕写的再多也没分。
之前阅卷过程中的确遇到过,有的同学写了一堆,一分没有,有的人写了三句话,全在踩分点上,拿了满分。所以,与其把时间花费在怎么“尽可能多写一些”,不如把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做好,把自己确定能拿分的把握好。
3.明确自己的不足
这是很多高中生会犯的一个错误,从高一到高三,每天都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在高考即将来临是还是在跟着老师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复习,作为老师要考虑、估计全班学生的水平,所以复习速度相对缓慢,而且受限于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老师也不清楚每个学生的薄弱点,对自己弱点最清楚的莫过于自己,清楚自己的薄弱环境,着重的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每个能得的分都把握住。
4.调整好心态
我相信有不少优秀的高中生都栽在“心态”方面,虽然已经被提及无数次,我还想在重申一遍,心态很重要,不要被周围同学影响,也不要被上一场考试影响。
平时复习时,不要去管别人进度如何、考多少分,有这些精力多思考一下自己的问题,想方设法去克服、弥补。考试时心态同样重要,不要被上一场考试影响,争取“做好当下”,高考是多门考试共同组成的,不要被一场考试的失利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心态,导致全线崩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近高考,做好以下几点,再提升成绩还是有可能的。
一、不松劲不懈怠。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破楼兰誓不返
"的信念与坚持!
二、善于学习。温故而知新,建立知识树,完善知识体系,重温错题集,攻难克坚,把书本读"薄“。
三、做好考试预案。预案包括高考科目、时间安排,物料准备,审题答案的方法技巧等,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胸有成竹。
四、保持健康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注意饮食作息,加强锻炼,以健康的姿态饱满的精神参加高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