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联界有句话:出句容易对句难。您怎么看?
对联,对句,平仄对联界有句话:出句容易对句难。您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联出句是作者心意的意境。对句你要根据出句猜摸作者意图,对词容易猜意难。如果出句人有提示或图片又要容易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这样的。出句没有一定的限制,随心所意就能出。但是,对着就有很多限制。字数词意韵律都必须跟出联相对。说清楚一点,动对动,名对名,形容对形容,数对数,副对副。上平下仄,上仄下平。并且分正对反对还不能合掌。所以,对句要比出句难的多。当然,对联还分宽对(又称意对,流水对)和严对,那就另有别论了。宽对虽说也是对联,也就失去严对那种悠美感了。这只是本人意思,不代表任何人。不对之处请多指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句容易,出句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要看什么句子了,如果是意境联的话,出句真正意义上的好句的确比对句难。仅限于高手间的对据,如果是普通联手那就一定是对的人难。如果是机关联,机巧联那一定是对的人难,出句的人基本可以捡现成稍添枝末而己。明白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我是赞成的。以前我觉得这句话说得有些极端,应该说创作出优秀的出句和对句都难,但非要在二者之间分出“难”“易”来,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让我表态,相对来讲我还是认为“出句容易对句难”。我想,这也是有的联家只出出句、不敢对句、怕万一对不好“丢自己身份”的原因吧!到这儿可能有人问了:你同意“出句容易对句难”的依据何在?根据我这一个多月来参与对句的实际经历来看,我的体会有三:
首先,对句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就跟中考高考一样,考生要完全按照人家出的考卷答题,让人牵着鼻子走,必须要按照人家的意志去答题,答对者得分、答错者扣分甚至没分。当然,对句不存在扣不扣分的问题,但道理跟这个是一样的。出句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词构成、平仄规律等等,对句人都要进行认真的揣测、斟酌、推敲,否则与出句差之千里,就会贻笑大方。
其次,对句者在资源利用上处于劣势。出句人处于主动地位的表现之一,是可以优先占用词汇资源。比如,前几天联家“阳光明媚妃子笑”出了一例非常好的出句:“众字分家全是人”。我在应对的时候觉得很难:“字”就是字,平时没有见到过“字”还有其他叫法,我要再用“字”就与出句形成重复,这是联人的大忌;“全”是副词,对应的常见词应该是“都”“皆”“均”等等,但这些又与出句中的“全”在声调上全是“平声”,显见是不协调的。经过很长时间的酙酌才对出:
上联:众字分家全是人
仄仄平平平仄平
下联:垚文立户整为土
平平仄仄仄平仄
为便于理解还特别加了个注:古代称单体字为“文”,合体字为“字”;在此“文”就是“字”的意思。(“整”即整个、全都的意思,也是副词并与出句中的副词“全”相对应,完全是出于平仄的考虑。)
第三,对句者对出句意思的理解很难把握。理解透出句的意思很重要,不然对句的意思与之相差甚远也是万万不可取的,但操作起来很难。例如,昨天“阳光灿烂妃子笑”出了一例上句“潇潇春雨润桃李”,确实很美也很有意境。我就想,这个“桃李”是指单纯能吃的水果,还是暗指众多的中小学生也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想了半天也没琢磨透,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对出了下句,不知合不合出句人的本意和联友们的认同:
出句:潇潇春雨润桃李
平平平仄仄平仄
对句 :凛凛暴风催栋梁
仄仄仄平平仄平
“栋梁”暗指建设国家的高级人才;只能用“催”不能用“摧”,为使他们快速成长,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尽快地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以上就是我对“出句容易对句难”的理解,说得对否还望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出句容易”这种说法不太全面。对对联讲究的地方太多了,如果出句高于对句,这种对联难对,说明出句人造皆很高。相反,对句高出出句,说明对得很好、很高、很绝,这才是上乘好对。不知是否?望方家批视,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