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乃苏轼诗人杰作,你如何理解呢?
苏东坡,明月,天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乃苏轼诗人杰作,你如何理解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谢谢邀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什么时间有?
这个问题不用说苏轼这个大才子,即使是当时的蓬头小童也知道。用得着问青天么?
我们所处的今天,在月亮上是属于什么年月?
这个问题不用说苏轼只是文学家,即使人类文明又发展近千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使是现代专业研究天文的科学家们,也难回答这个问题吧!
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也不用细究和回答。这只是一种文学形式~~~修辞方法叫设问!
苏轼是用这种设问的方式,来表达当时寂寞和无奈,借以引起下文,并借此情以便发挥!
~~~仅此而已!OK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个是这首词前作者写得小序,可以帮读者去理解作者写这首词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任上所做,还有那首人尽皆知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那个时候的名篇。苏轼受到儒释道精神的影响颇深,所以哪怕是在不断遭贬,人生际遇坎坷的时候还能一样的旷达,超然物外,实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苏轼苏辙兄弟俩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这个从他入狱后感觉可能不久人世写给弟弟的诗中也能看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所以明白了这些,就能够知道了,这是在丙辰年中秋过节密州太守任上,作者通宵饮酒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嘛,很自然的就想起了同样是宦海沉浮的弟弟,明月当头,思亲情切,结合自身漂泊不定的仕途,才写下这首千古名词。作者的思绪从现实的人间转移到虚幻的天上,又从天上再次回到人间的兄弟之情上来:哪怕是现实中没有办法见面的亲兄弟也就明月传情让彼此各自珍重。这首词写得感情真挚又很复杂,不仅仅是亲情在内,比如“……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暗含了官场和做人一样的境遇: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苏轼正因为自己才气冲天又不懂收敛,受罪颇多。总之,这首词很耐人寻味,写得真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境啥的我真说不上来,我喜欢李白的诗,苏轼的词,辛弃疾的也不错,纳兰容若也行,好多只记得诗不记得作者了,其他的也有很多好的,但委实说不出来哪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呵呵,只愿明月天天有,我执一杯问青天。不知琼浆和玉液,谁懂今昔是何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饮酒且快乐,还要问明月,天高不作声,管你长对月。起舞弄清影,看山没有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秋。赏月。思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间天上,永恒的迷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乃苏老先生的神来之笔!
结合词前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你就很容易理解苏东坡写这首词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风和景明,月圆花好,我们很开心,那就喝酒!酒微醺之时,有想起了远方亲爱的弟弟…………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反正我特喜欢这首词!
上一篇:青岛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北方深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