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顺是道德绑架还是人类美德?
父母,自己的,道德孝顺是道德绑架还是人类美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专家聪明的头脑一定会有办法,现在社会都那么聪明,为什么就不愿意解决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父母是为人的起码作人准则,不是什么道德绑架,这是勿容置疑的。不敬父母,不尊长辈的人,决不是什么好人,也一定不会有什成就。当官必不爱民,出仕必不爱国!要问为什么?因为父母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对如此恩重的父母都不敬重,怎能去爱民?爱国?重岗敬业,何况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代代相传。一个好的家庭,必有一个好家风,好的家风,必然能培养出好的孩子,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品质好,千干万万个有品质的孩子长大以后,就组成了整个社会,这样的社会才温暖。才充满爱。因为整个社会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的。现讲一段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如昨,当年送公粮时,本地还没通公路,要走五十里山路,爬一座壹仟肆百米的高山,山路崎岖,往来艰难,本人才十五岁,挑五十斤。我娘身材瘦小,身怀我弟,她上到山顶,汗水未干,放下担子,便下山来接我,看到母亲挑起我的担子,一步步艰难前行,汗水把整个衣服都湿透了,真是母爱如山!至今母亲作古,又二十年矣!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感怀终生!母亲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一直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问题让你提的,你个人认为孝顺是道德绑架吗?
中国儒家及传统文化中均提倡孝道,尤其受到孔子的推崇。从文化层面讲孝道是等级制度的体现,是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孝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传统美德。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是需要别人提醒,或者刻意去做。为人父母,孝敬老人,为人儿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怎么可能谈得上是道德绑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老人是不是道德绑架,这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对于人与人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这自然是一种美德。但是,从国家和老人的角度来看,这很有可能成为道德绑架。老人工作了一辈子,为国家缴了很多的税,奉献了很多,那么国家就有义务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不能因为有子女孝顺,国家就可以甩掉这一份责任和义务。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是要求子女需要赡养老人的,即使是深受中国影响的日本、韩国也没有这条规定。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顺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事,应该是在国家保障了老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之后的事,属于锦上添花的事。如果只要求子女对老人的孝顺,而不要求国家对老人的赡养义务,那么这就是国家对于子女的道德绑架。(中国现在农村养老金无法覆盖老人基本生活支出的情况,就是国家对老人赡养义务的缺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父母是美德;孝顺有权有钱人而不孝顺父母的人是和禽兽无异的人中败类,一般服侍统治者的人,和孝顺他们的父母一样,是美德!不是道德绑架!自己去想吧!我不认字,这些字还是查了字典查的,太费劲了!——疯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是道德绑架还是人类美德?
感恩悟空邀答:
这是什么问题啊,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讲“孝敬”,而不是讲“孝顺”。
“顺”与“敬”完全是两回事。
“顺”是完全不作思考的照做,人犹如机器,容易管理。
“敬”是对照做,不对和悦地说出来,可以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若父母还是不听,再敬而不违照做。
“顺”与“敬”是培养奴性(顺民即是愚民)与人性(家族尊严、民族尊严、国家尊严)的根本区别点。
《孝经·谏诤》说得很明确: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便是孝道的大义:家有争子——义是为先;士有争友——名声不失;国有争臣——国泰民安。
愿每个人都有双明亮的眼睛,愿每个人都有争子之情怀。敬奉!
上一篇:在乡镇适合做什么吃的东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