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八大菜系为什么没有京菜?
北京,宫廷,京菜八大菜系为什么没有京菜?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对美食有见解,建议尝尝北京东来顺火锅调料。反正我不会去第二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数都是东北菜演变的,不出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的\"宫廷菜\",是以鲁菜为基础形成的。北京是清朝的都城。直到民国和新中国建立,北京都没能突破\"宫廷菜\"的\"束缚\",由于历史的原因,宫廷菜又未能入选\"八大菜系\",所以北京也就未能形成自己的菜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及中国菜,很多人都会提及著名的八大菜系,分别是: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其中并没有北京菜。要知道“北京以吃名天下”,北京人可是最讲究吃、最会吃的啊!最讲究吃、最会吃的北京人为什么没有使北京菜挤入中国八大菜系的行列中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菜品种的多样化汇集了众家之长,品种虽然非常多但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所以,没有被纳入到著名的八大菜系中。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将北京菜列入了“八大菜系”中,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若要形成菜系,首先就要和自己的本土文化相吻合,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除此之外,在品种、规模、制作方法、食用方法等方面,也要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东西,因为只有形成系统了才能称其为菜系。然而,北京菜却不具备“独特性”和“系统性”这些特点。据老辈人讲,在过去,北京的餐饮业中属山东菜馆最多。当时比较有名的餐馆中有”十大堂”和“八大居”之说。所谓的十大堂即指金鱼胡同的福寿堂、东皇城根的隆丰堂、西单报子街的聚贤堂、东四钱粮胡同的聚寿堂、总布胡同的燕寿堂、地安门外大街的庆和堂、什刹海北岸的会贤堂、前门外打磨厂的福寿堂以及前门外大栅栏的惠丰堂和天福堂。
而八大居是指前门外的福兴居、万兴居、同兴居、东兴居(此四家又称“四大兴”),大栅栏的万福居、菜市口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西四的同和居、西单的沙锅居。除了十大堂和八大居之外还有八大楼和八大春之说,其中大多是山东风味,足见北京菜中被纳入了很多山东菜元素。老北京除了山东餐馆比较多外,淮扬菜也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在北洋政府时期,各部长、署长、国会议员等官员以及各大学的很多教授大多来自江浙,他们要吃自己的家乡菜,就这样淮扬菜在北京就扎根发展起来。甚至出现这样的盛况: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长安街,尤其是西单附近,至少有十二家经营淮扬菜的餐馆,被人称为“长安十二春”。
所以北京菜中也被纳人了很多淮南菜元素。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也验证了北京菜的繁杂多样化。在旧时,北京有皇家、王公贵族、达官贵人、巨商大贾和文人雅士等各方面人士,因而社会交往可谓比较复杂。再加上社交礼仪、节令及日常餐饮的需要,各种餐馆非常多,甚至各个宫廷、官府、大宅门内,都雇用了自己专门的厨师。而这些个厨师来自全国各地,很自然地也会把自己家乡的饮食风味带进北京,这样就导致北京菜的“鱼龙混杂”、博采众家之长。这对北京饮食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一个弊端就是太多的地方元素融进了北京,导致北京菜缺少了独特的个性。
如今,北京菜虽然没有被纳入八大菜系,但也发展得不错,也有自己引以为豪的菜,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勃兴,北京菜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老北京的宫廷菜知多少?宫廷菜、又被称为仿膳菜,其最大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稀贵奇珍、古、怪异”。与其他菜色相比、宫廷菜无论在色、质,还是味、形、器上都特别有讲究、极尽皇家雍容华贵之美。也正因为这份雍容华贵,宫廷菜通常会是招待外宾、贵客的首选。宫廷菜的发展史特别长,从商周时期就有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烹饪技艺的经典和集大成者、备受中外人士的欢迎和喜欢。几千年来、中国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有很多,宫廷菜的风味也有很多。但如今大家所说的宫廷菜多是指清代的宫廷风味菜,主要是在山东风味、满族风味和苏杭风味这三种各具特色的风味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体来说、清代的宫廷菜具备如下几个特点:首先体现为原料的选择方式非常独特。它可以随意选取民间上品烹调原料,各地进重的名优土特产品,广收博取天下万物中的稀世之珍。燕窝、鱼翅、鲍鱼、斑鸠、鸡、鹌、野鸡、野兔、猩唇、熊掌、鹿茸、鹿脯等,各地出产的山珍海味、珍禽异兽、鲜蔬名果应有尽有。
不仅品种繁多、齐全,还对这些原料产地、质地、大小部位,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宫廷名肴“一品麒麟面”必须以麋鹿的鼻子为主要原料;“清汤虎丹”必须以小兴安岭的雄虎睾丸为主要原料。当然,为了调剂菜式的口味,有时也会用一些比较常见的原材料,但在烹调的方式方法上会非常讲究,其烹调之精细,辅料之昂贵,实非普通老百姓的家常菜式的做法相比拟。2其次,清代宫廷菜的特点还表现为原料的多样化。清代宫廷菜最忌讳的就是原材料的单一,一般都要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菜肴品种拼制组合而成。不仅如此,在原材料的大小规格和加工切配上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大小规格上要求“不大不小,不多不少,入口恰好”;加工切配上要求“不仅要根据原料的特性进行造型,还要注重烹制时的易于人味”
上一篇:有哪些风景很好的3A大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