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海底核爆会杀死很多海洋生物,会不会破坏海洋生态?
核爆,马绍尔群岛,放射性海底核爆会杀死很多海洋生物,会不会破坏海洋生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今的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附近是著名的旅游区,据说天特别蓝。
听说那边在卖房子,你肯去买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核实验及核事故等核污染肯定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比例的伤害。海底的核污染是指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外溢进入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β和γ射线对其它生物的辐射损伤。当核污染的放射性物质进入海底的生物圈当中后,从藻类到鱼类,放射性核素被逐渐富集和放大。因此,如果没有任何阻碍,这种富集效应是会不断扩散、不断蔓延出去的。这种核污染的扩大就好似病毒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一样,只是威力更大,效果更猛,而且还没有医疗部门来解决和施行救治方法。但是核污染做不到灭绝的作用,因为海洋的质量和容积都是无可比拟的。简单来科普一下:海洋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面积广袤的洋里,人们常常把海洋两个字连为一体,可终究海和洋还是有区别的。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水中的杂质也很少,因此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
在这样一个体积巨大的水域中,一个生物与另一个生物的间隔可以达到好几十米的空旷和黑暗,我们可以说在一些食物链底层的海底生命受到了核辐射后,根本没有精力游动去成为一个其它生物的食物就已经死亡了,导致这种核污染在食物链里的传动彻底断绝。在这个生物死亡后缓慢在海洋沉淀到沉积层的过程中,被一个深海生命吞噬的可能性也极为渺小,证实核污染所可以毁灭的范围是受到限制的。如此来看,攀附在水平面几千米以下海底的生物基本上不可能受到任何海洋表面富集扩大的核污染,死亡和衰竭的可能性近乎于0%。因此,若海底真的有智慧生物,人类这些核活动应该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并且,大洋和森林一样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它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生态系统,而其中还有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生态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奇迹般的复杂的生命圈。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水生生物共有1300-1400万个物种,而每个物种的数量也极其惊人,不会因为一个小水域受到的污染而导致灭绝。核污染的几个月后,海洋又是一片蔚蓝的景象,一碧万顷,碧波荡漾。
不过虽然如此,人类绝不能给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早在1960年“水肺”(自携式水下呼吸系统)的发明人、海洋环境保护的先驱之一法国人雅克·库斯托就曾向法国总统高乐进言,要求禁止法国政府往地中海中倾倒放射性工业废料。57年前是如此,如今更是如此。海洋中的每个生命都如同人类般值得被重视和尊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是会,我希望所有人都应该保护生态平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其实答案是肯定的,不管多大威力的核爆,都会对于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只不过说,核爆越大,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
核爆产生的高温可以杀死周围的生物和水中的浮游生物,也会因为辐射,造成另外一部分鱼类的死亡,进而让很多的鱼类失去食物。
除此之外。辐射雾还会因为是海洋的流动。海水随着大气环流,对沿岸的水产经济带以及与渔业捕捞,海水制盐的很多产业都造成极大的影响。
被核污染了的鱼类,海产品以及食盐人使用之后。这些元素便会在人体内形成富集,对人造成的危害同样也是巨大的。
所以说一次海底的核试验造成的经济损失挺大,固然每个国家都家和核试验放在陆地上。通常是无人区,或者说是缺少生物的沙漠之中进行。
上一篇:为了使公司做的更好,现需要500万资金,除去贷款和朋友借,如何获得这笔资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