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孩子,自己的,小明父母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昨天晚上还和一个老大哥在探讨类似这个问题,颇有感悟。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优秀,心理健康。其中一项指标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这个理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个人觉得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
和睦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了,对于孩子来说,他感受到的是爱的氛围,是安全的氛围,孩子就会很自信,与人相处也会很融洽。
适当的放手
让孩子勇敢的去尝试,失败了也没关系,但是要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失败。这样能让孩子在每次失败中都能学到可以帮助他的知识。
开阔的眼界
多带孩子去一些不同的地方,让他感受世界之大,开阔眼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作为榜样。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2、教养风格。自由且理性的教养风格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方式,既给孩子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又有所引导。
3、支持服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开拓视野,见的多了,才能处变不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在孩子先天体质的基础上,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有序的生活。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父母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走走,见识外面的世界,使孩子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其实给孩子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幸福、三观正的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一个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能够让正确的三观价值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种保护系统,对一些邪恶的有天然的免疫能力。
培养孩子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家长应该减少对孩子的宠溺与迁就,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从小就锻炼和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自我锻炼,自我体验,逐渐的让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依附,从而提高孩子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用民主的方式,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中的决策,并让孩子在决策以后对自己的行为负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责任。
2、家长应该有选择的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性教育,从中锻炼孩子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才能正确泰然的处理,也能够保持自信和乐观的一个心态。
3、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各种适龄的竞争,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赶超精神!父母鼓励和引导孩子在竞争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4、所有的工作都是需要通过协作来完成,让孩子从小学会他人交往和协作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积极的处理交往中出现各种问题、矛盾,让孩子适应这种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社交方式。
5、父母应该利用各种的机会帮助孩子获得掌握各种能力的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不可过多或者包办代替,否则难以让孩子在锻炼中体会到成就感。对完成的孩子在言行上要给出适当的肯定,以及积极的鼓励。因为家长的这些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也要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了解自己,正视自己。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问题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您的留言点赞评论与转发,是给我最大的鼓励,关注家庭育儿思维,一起轻松育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家长不能只关注学习,心理问题是很容易忽略的方向,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吃有喝有玩什么都不愁,就没有心理问题,这是一种偏见。家长越是要注重现代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及时引导调整,让孩子高兴成长。
1、家长自己能量要正面,能掌握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的,可以念亲子连心文和深呼吸等平静自己焦虑的情绪,多给孩子一些正能量;关心孩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多和孩子交谈,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从解决矛盾着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2、关注一些新闻时事,或者周围发生的事情,闲暇时询问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意见有别,家长不要上来就反驳,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事情,通过三分法思维,分析情节,使他们能看到背后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3、父母察觉到或者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先不正面询问孩子,可能孩子自己还没意识到先从侧面引导,问问孩子今天心情怎么样啊什么的。去引导孩子察觉自身的情绪,然后再引导孩子,怎么去调整转换这些负面心情。
4、教给孩子一些缓解或者发泄压力的小技巧,比如深呼吸、运动出汗、放声大叫、听音乐全身放松、涂鸦等。
上一篇:碳酸氢铵当底肥使用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