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春秋战国的战火中,商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商业,城市,时期在春秋战国的战火中,商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春秋战国的战火中,商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段大分裂时期,群雄争霸,此消彼起,战争是经常的事,各个国家之间互相攻占,导致整个社会处于动荡的局面,让生活在这个时期的百姓深受其害,但期间也会出现短暂的和平时期 ,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当然也包括商业的发展,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整个社会环境不稳定,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是向前发展的,尤其是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工具代替了青铜器,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铁器相比较铜器工艺和制作方便,更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直接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向前发展。
2.有价值的金属货币的出现,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前以物易物的方式只能在小范围内应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物易物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各国逐渐发行了本国的货币,这样对本国内的商品流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实现大宗贸易交易变成可能,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且为专业市场出现打下了基础。
3.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社会分工让社会各行各业兴起,极大促进了社会商品生产和流通,商业活动空前发展,采矿、冶炼、铸造工艺,以及手工业中的青铜工艺、玉石工艺、漆器工艺、织绣工艺等蓬勃发展,进一步推进商业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商业模式和行业格局的初步形成。
4.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崛起和建立,自此城市以商业为基础,聚集大量的人财物,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实现城市的不断扩大,最终形成规模。
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点见解,如有不妥请参与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兵戈不止,并且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否有商业发展呢?
自然是有的,大商人兼政治投资家吕不韦是战国人,被后世敬仰的陶朱公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战国中期的郭纵垄断赵国冶铁业,并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跻身赵国核心圈。
另外孔老夫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也是著名商人,孔子能东奔西走各处喊口号,很多时候都是子贡在做财力支撑。
一个时代能有如此多的商人闻名于后世,必然是商业大繁荣时期。
可是有一点很奇怪,春秋战国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个时代没有后世的CBD商圈,田地出产有限、手工业并不发达,甚至各个国家间的文字货币都没有统一,商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现在我逐条分析一下。
第一,重农抑商思想在春秋战国并非主流。
重农抑商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可是这一国策在这段时期还没有形成规模。谁是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思想的人?
有人说是李悝,有人说是商鞅,但无论是谁,都只是在自己的国家小范围实行。
并且一套改革方案从初稿到实施需要充足的时间,从开始实施到取得成效更需要漫长的等待,还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才能令行禁止。因此重农抑商这一思想在战国时期被人提出,彻底在中原实行时已经是秦朝一统天下之后。而对后世正式产生影响,是从西汉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开始的。春秋战国,没有贬低商人这一说法。经商不受歧视,有天赋的人自然会前仆后继。
第二,百姓家里有余粮,开始追求生活质量。
孔子说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时代。落后的奴隶制社会正在瓦解,更为先进的封建社会已经到来。这段时期,冶铁技术高速发展,并且广泛适用于农业生产。都江堰等一批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修建完成,灌溉更加便利。祖先掌握了更为先进的耕种技术,粮食产量成倍增长。普通百姓不仅吃饱了肚子,还能达到家有余粮的地步。
既然实现了吃喝有余的目标,就一定要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于是集市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的集市只是在农村大道两旁摆放生活必需品,大家可以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得到想要的商品。但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调和买卖双方的商人。《孟子·公孙丑下》中说“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这句话描写的是商人站在集市高处,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的神情。若是有卖不出去的货物,商人就要开始囤积居奇了。
第三,城市商业高速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大都市的商业已经颇具规模,各国都城或者重大交通枢纽都能形成热热闹闹的商业场所。比如齐国邯郸,当时晏婴居住的地方临近商业区,大家劝他搬到安静一点的地方。可是晏婴说这里“朝夕得所求”,也就是买东西方便,坚决不同意搬走。我认为晏婴这句话也能说明城市商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大家对物质生活有进一步的追求,商人敏锐的看到了市场,商业自然能高速发展。
《史记·苏秦列传》中临淄城更是达到“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盛况,可以与现在的五一小长假相比拼。这是商业繁荣发展的强有力证明。
集市上卖些什么呢?除了必备的粮食铺,金银首饰铺、珠宝玉器铺、皮货铺、绸缎铺、鞋铺、药铺等同样应有尽有,还有卖兵器的场所,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是这段时期出现的。为了得到更多的顾客,酒店已经学会“旗帜高悬”。并且这时的商业已经有了相应规则,
《韩非子》中那个笨笨的郑国人,就是为自己买鞋还要事先测量尺寸的人,他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到集市上,只能返回家取出并再次返回集市,可是这时已经“市罢,遂不得履”。这个人虽然好笑,但也能说明在这段时期,市集是有时间限制的。
第四,混乱的局势促进商业发展
春秋战国也是乱世,但乱世并非一无是处。五胡十六国乱的后人不忍直视也能促进民族融合,更不要说推翻周天子统治的各路诸侯。这段时期虽然乱,但商人可以自由行走于各个国家之间,这就为贩运货物提供了便利,极大促进商业发展。战国还规定“陆地运输五十辆车以下、水路运输一百五十只船以下可以免除商品税”,这项规定可以证明当时的商业运输规模,也能表明各国对商业发展持支持态度。打仗在很多时候拼的都是综合国力,若是没有足够的金钱,哪能有足够的底气与他国开战。
上一篇:为什么便利店看起来不太赚钱,而且租金那么贵,又一直经营下去,而且还有几个员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