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书的初衷是什么?求财?求官?
小孩,就会,环境读书的初衷是什么?求财?求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的初衷是什么?求财?求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想。但是读书应该是先立大志!功崇惟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读书更重要地是为了明理,明白如何才能使自己不白来世上一趟,做对社会、对人类有积极意义的事情,留下千古美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大了改变命运,说小了改变生活。
读书不一定求财,也不一定求官,主要还是看他出生在那个家庭,如果说生在那啥你们懂得,读书当然是为了提高修养,要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读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说不上求财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求财求官只是一个人长大后的想法,人在小时候读书是没有这些想法的。
那么读书的最原始的动机(初衷)是什么呢?
是欲望,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欲望。这是一种生物本能。
一、根据生物学原理,所有生命都是适应环境的,并能影响环境。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感知、认识环境变化,然后主动去适应。不会识字读书之前,人靠感觉(视、听、闻、尝、触)去感知环境。如婴儿刚生下来,就会动用各种感官感知身边的一切,并有强烈好奇心。因为这是一种本能。
当有人教小孩识字时,包括讲故事,小孩都会积极去学。这本来就是感知环境的一种情形。
当小孩认识字(或者拼音)开始,他们就会主动读书,因为书中的情节带来的刺激更能令人快乐(快乐的本质是精神的兴奋性)。所有的小孩都是如此。
所以说读书的初衷是源于本能的欲望。
二、为什么有的小孩长大后又不喜欢读书了?
有两种原因。
首先是读书的内容超过了小孩的理解层次,小孩的大脑中就不会产生兴奋。这时小孩就会放弃(成人也如此)。
其次是外界强制。当一个人受到外界强迫时,都会反抗,这本就是趋利避害的一种生物本能。但是,当强迫力量过大,而人反抗不赢时,人就会选择顺从。而与此同时,人心里会失去自由感,从而产生心理压抑。也即,当人是被迫读书时,产生不了快乐,往往会抵触。长此以后,丧失了读书的兴趣。
综合起来看,这恰好是我们的教育本身让人丧失了读书的兴趣,不爱读书。因为学校的教育正是内容比较难,小孩很难学懂,老师(家长)偏偏强迫小孩学。从而不爱学习。
三、为什么有的人在学校里又爱上了读书呢?
首先是部分小孩,从小家庭引导,喜欢读书。其次是部分小孩品质很专注,开始就学懂了,后来也一直能理解学的内容,对这部分小孩而言,强迫性就减弱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小孩开始时,逼着学,也能学懂,一部分就转化为主动了。若是长期都靠逼迫的小孩是学不好的。
所以,有的小孩在小学内容简单时还能学,但上了中学,内容难度加大时,便不爱学了。
四、怎么做才能让小孩喜欢读书?
1、从小维护小孩的好奇心,不要压制和打击。(许多家长是不自觉地打击,如“看什么看!”“不要乱动!”)
2、我们当前的教育方式要改(包括家庭的和学校的)。不要强制,而要引导。
3、环境开发。父母老师都要读书,然后与小孩交流。经常向小孩提一些有趣的生活问题,但又是可以读书解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尤其在是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读书求取功名,是普通百姓走入仕途的唯一出路,所以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在当代社会,读书考大学是找个好工作,甚至当官的最好途经,大部人还是把读书当作升官发财的唯一途经。少部分人把读书,积累知识,用作谋生的手段。极少一部分人是纯学者型的,把读书当作研究的对象。
上一篇:十个宝宝,有七八个爱扯袜子,宝宝可以不穿袜子光脚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