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提到鲁迅,你首先想到他的哪部作品?
鲁迅,他的,的人提到鲁迅,你首先想到他的哪部作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提到鲁迅,你首先想到他的哪部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横眉冷对千夫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一直很喜欢鲁迅的作品。鲁迅原名叫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初上小学三年级时候,第一次读他的作品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故乡》《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革时期,书店只有先生文集。那时读了《中国小说史略》《且介亭杂文》《朝花夕拾》《呐喊》《而已集》《鲁迅诗歌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祝福》、《药》、《阿Q正传》这是鲁迅先生影响最大的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狂人日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作为鲁迅作品爱好者,鲁迅精神宣传者的我来说,首先鲁迅的作品我大多看过。从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 再到散文集:《朝花夕拾》;再到散文诗集《野草》; 再到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这里一吐为快,《呐喊》集子里的《一件小事》令我记忆犹新,颇具对拉车夫的人文关怀,胡适和沈尹默也写过白话诗《人力车夫》,郁达夫也写过《薄祭》,最后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里收尾。
然后就是《孔乙己》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药》,革命分子牺牲却是麻木看客眼中的表演者,死无祭奠,《阿Q正传》一个将精神胜利法演绎到极致的小人物,我常把他和老舍笔下的《八太爷》作对比,《风波》里那些滑稽的乡下人,《白光》里那个在光里迷失最后死去的人。
再说《彷徨》,《彷徨》里多了些无奈,是时代给予周树人这样的转变,《孤独者》里的知识分子在面对丧葬时有着一份清醒,却最终死于那个虚假难辨的时代,《祝福》里的祥林嫂有着一双绝望的眼,她究竟被谁杀死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幸福的家庭》终究是个让人感到一地鸡毛,谁都会被繁琐所累。《肥皂》和《高老夫子》都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文章,和沈从文笔下的《八骏马》是相似的,讽刺那些内里肮脏,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
然后就是《故事新编》,这一系列书籍鲁迅自己是不大满意的,批评鲁迅的人也说“归于油滑”,然而我却很喜欢,也专门为此写过文章,《补天》里颇具深意,那个躲进女娲裙子的小老夫子无疑是卫道士的代表,鲁迅还是延续了他的讽刺批判风格在这一套集子里。《奔月》里颇有些喜剧意味,让人感觉脑洞大开,比如:那个乌鸦面,特别有趣。《理水》虽说的是大禹治水,却颇具现实意义,把贪官的丑陋面孔展现得淋漓尽致,总让我想起张天翼的《华威先生》,那个忙碌却不作为的国统区干部。然后是《铸剑》,当复仇者的头颅和被报复者(国君)的头颅混合在一起,最后被同时安葬,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很有趣。总得来说这一系列文趣味横生,我把它们和郭沫若的历史剧放在一起看待,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目的的讽刺和赞誉。
然后是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常常建议学习散文者,可以将这本书作为范本,我自己一直在写《阆州记事》,也是想写一系列的回忆作品,其实说起回忆性散文(文章),我觉得萧红的造诣在鲁迅之上,其实鲁迅也是认可萧红的,她的异化语言很新颖,也很深刻,小孩视角写作的《呼兰河传》很值得阅读,也优于《城南旧事》。
然后是《野草》集,这部作品适合反复咀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