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艺术?或者说如何创作艺术品?
艺术,艺术家,刺绣什么是艺术?或者说如何创作艺术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艺术与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的代名词与标志。
艺术是非实质存在的,而艺术家则是实体存在的。艺术可以是用木碳刻画在岩洞的远古野牛图也可以是农民农耕后于田埂传来的悠远浅吟;艺术既可以是刻在龟甲上的象形符号也可以是在殿堂传颂阅读的圣经。艺术的存在形式很多但都离不开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创作者——人。这里的“人”即指艺术家。艺术从什么时候开始,众说纷纭无法断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艺术是人所产生精神或肢体的某种表达形态。之所以把它比作“形态”是因为它是不被狭义定义的。
就像一提到文艺复兴,你头脑里第一个浮现的并不是“艺术”这个非实体的词,而是想到
莫尔的《乌托邦》、但丁的《神曲》或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大卫》亦或者薄伽丘的《十日谈》。再而想到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是如何复兴对整个艺术、人类产生历史作用的。
这足以说明:艺术家一直都是艺术的代名词,是艺术标志性的存在。艺术史是一群又一群艺术家欣荣幻灭的记录片。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成就艺术家。
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既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又是成就与被成就的关系。因为《奏鸣曲》、《协奏曲》莫扎特被称为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因为《泉》、《土耳其浴室》安格尔被俸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因为《无病呻吟》、《伪君子》笛卡尔被称为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由此可见艺术家创作了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就像想到抽象画你就会想到毕加索或者他的《格尔尼卡》,想到印像派你就会想到《日出印象》想到莫奈、雷诺阿。艺术品就像艺术家与艺术的关系一样,已经成为了艺术家的标志,成了艺术家的符号。往往时间过的越久艺术家与其作品越是骨肉相连,艺术作品成为了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之间不分你我,逐渐融为一体了。
艺术作品与艺术: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实体创作者,艺术家是艺术的代名词,那么艺术作品就是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提到艺术发展、艺术史的时候,我们的书籍、教材的编写会按时间、时期、发展阶段、发展作用分类,具体的分类就是按艺术作品所存在的时期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历史意义而分类的。当你查找现代艺术相关内容时,你会从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你所了解的现代音乐、书籍、绘画作品来一一查询。所有的宏观的标题都被一一分为一个个具体的艺术家极其代表作品。“代表作品”在这里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被聚合成一个个小团体,一个个小团体形成一个个所谓的流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小团体又被统一起来被称为“艺术史”。艺术与艺术作品就是这样被分散、被聚合被统一的。
艺术、艺术家、艺术作品。三者就是这样黏黏糊糊,拉拉扯扯的关系。是三个有趣又各有个性的一家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就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一这个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近年来,面对持续的国际局势动荡和经济放缓,尽管中小型画廊接连陷入财政困境,但西方蓝筹画廊却依旧风生水起,借由品牌效应左右着艺术品的价格。
2019年12月,豪瑟沃斯(Hauser\u0026Wirth)宣布代理年仅33岁的美国艺术家艾芙瑞·辛格(Avery Singer),她也成为了该画廊目前旗下最年轻的市场宠儿。
艾芙瑞·辛格《Untitled》,综合材料,241.9×216.5×5.1cm,2019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6-2018年间,艾芙瑞·辛格一直由纽约知名画商加文·布朗(Gavin Brown)代理,二者后于去年年初分道扬镳。尽管如此,由于艺术家对3D技术的应用及其方法论的先锋性,就连“空窗期”时也引得豪瑟沃斯、高古轩(Gagosian)和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三家行业巨头相互争抢。
艺术家艾芙瑞·辛格
在顺利进入蓝筹画廊的花名册后,艾芙瑞·辛格迎来了市场春天:在刚落下帷幕的洛杉矶弗里兹(Frieze)艺博会上,豪瑟沃斯为她开办的个人展位销售一空,作品价格在8.5万-49.5万美元之间。
艾芙瑞·辛格《Untitled》,综合材料,241.9×216.5×5.1cm,2019年
无独有偶,自高古轩于2018年宣布代理中国艺术家郝量之后,他的作品不出意外地连连升值。不仅于2019年4月以159万美元的成交价打破了个人拍卖纪录,更是成为了同年“当代艺术拍卖五十强”榜单上唯一一位80后艺术家。因此,作为艺术市场中话语权的掌控者,蓝筹画廊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可见一斑。
郝量《浪里百跳》,水墨绢本裱于纸本,直径70.6cm,2006年
正式机构的认可
“走向公众的重要机制”
在艺术世界中,由于资本与艺术的对立,画廊和拍卖行看似与美术馆分庭抗礼实则相辅相承。作为推动艺术走向公众的重要机制,后者以其对艺术史的学术性建构成为了行业内不可撼动的权威。而这类正式机构的认可度也成为了市场挖掘“潜力股”的重要指标。
莎芭拉拉·塞尔弗《Princess》,综合材料,128.1×101.1cm,2017年
2020年2月13日,90后美国艺术家莎芭拉拉·塞尔弗(Tschabalala Self)的作品《Princess》以43.5万英镑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在60、70后艺术家大行其道的二级市场中,她能有此番表现实属令人惊喜。
莎芭拉拉·塞尔弗《Milk Chocolate》,综合材料,243.8×213.4cm,2017年
而自2018年起,塞尔弗的作品便相继被洛杉矶汉默美术馆(Hammer Museum)和迈阿密卢贝尔美术馆(Rubell Museum)收藏,尔后又成为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Museum of Modern Art PS1)的驻场艺术家——如此熠熠生辉的简历必然成为了她在市场中博弈的筹码。
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
不仅如此,自2017年代表美国参加了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后,非裔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一度名声大噪,其作品《Helter Skelter I》更是在翌年以1129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2019年7月,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又为他举办了个展“洛杉矶”,布拉德福特也于同年荣登“当代艺术拍卖百强榜”。由此可见,无关性别、种族与阶级的差异,美术馆的认可在为艺术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大风向标。
上一篇:国安的金泰延为什么没消息了?在防守上能力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今年看不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