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是抱着什么心态去读书的?
自己的,的人,的书你是抱着什么心态去读书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我也会去读一些不那么功利的书。小说,诗歌,散文,只按比例来说,相较于实用性的书还是有点少。
这类书更像是我的餐后甜点,或者偶尔馋了的大餐,不经常吃,但吃一次,足以让我回味很久。
读此类书,不像工具类书,实用的书,那样枯燥,那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你可以慢下速度来享受那些诗歌散文的意境美,也可以如饥似渴在一本小说里,跟着书中人物情绪起伏,经历另一种人生。
这类书如果隔一段时间不书,脑袋就有一种缺氧的状态。
那些干货书,几乎不带水分,容易噎人。
糟糕的是,长期的看干货书,我发现自己的文笔遣词造句能力也会下降很多。
整个人也会有一种干瘪,营养不良的感觉。
所以读书还是要讲究搭配的。
但是如果抛开生存状态,抛开解决问题的状态,单纯为滋养生命,读一些美文,哲学书,小说,诗歌,肆意徜徉在书的意境里也是不错的。
比如董卿,她读书就不愿意带着一种功利心。
她愿意在书里感受美,感受一种精神的愉悦。
董卿说过她最喜爱的书就是唐诗宋词,没事的时候翻一翻,慢慢地,享受那种精神的陶醉。
有人说这种陶醉状态是有钱人的事,生活无忧的人的事。
但这类书也会成为普通人对抗不如意生活的一种良药。
就像之前诗词夺冠的快递小哥雷海卫,他不是热衷于那种一年教你赚100万的书,他选择送快递等人的时候,见缝插针地读几首诗,那是他苦难生活的一点绿意,一点享受。
辛苦一天之后,读上几页灵魂滋养的书,也更有底气和力量,对抗下一个辛苦复辛苦的明天。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经济的事。
如果你没过上你想要的理想生活,可以多读些实用类的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你觉得精神苦闷,可以放肆让自己在诗歌散文小说的花园里让撒欢。
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脚踩在大地上,思想驰骋。
不要一味读岁月静好的书,这个世界不是只有美好。
不要只读抽象的书,不接地气的书,把自己读傻了。
我们读书是为了看清这个世界的复杂,看清它的善良与丑陋,而我们依然能够从容坚韧地活在这个世上。
读书真好。
我愿意把我读书的见解,通过尚可网,通过头条这个窗口传递给你。
我愿意当一个萤火虫,哪怕只有微弱的光,也是光,让黑暗里的人心生希望。
我是花岸,我们一起读好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知识武装头脑,改变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个常年阅读,把阅读写作当作生活方式的人,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和经历。
早期好多年,读书都是我的一种消遣方式。尤其是上学的时候,初高中那会儿,看书真的就是消遣,排遣学习带来的压力。天天看书写作业背课文,特别枯燥和烦闷,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投入到另外一个世界,心情立刻就轻松很多。
所以我当时是一个特别不务正业的人,别人都在为高考而紧张的努力,我还是一本金庸一本茅盾文学奖的看。我们高中时候的那个图书馆不大,几本书很快就被我看完了。我又到外面的书店租书看。一天三毛五毛的租着看,由于是要花钱的,所以特别追求读书的速度感,一拿到书就想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看完这本书。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花在学习上的心思见少了很多。
不过,当时就是这样广泛性的涉猎,真的是看了不少书。读书瘾就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后来读大学的时候,也是想的事儿多,就特别爱看一些幽默风趣的小说类书籍。比如孙睿的《我是你儿子》《活不明白》等等,喜欢他那种轻松幽默的表达。
包括出来工作几年了,也对读书不是特别了解,就是什么书喜欢就看什么书。模模糊糊地也一点写作的兴趣,就买了《聊斋志异》看,喜欢里面的典雅的文字叙述。
现在读书就不一样了,功利主义很多。都是抱着解决某种目的去读书的。
比如我最近天天在看的一本书,名字是《斜杠青年》,就是讲述年轻人自由职业者状态梦想的,我就是想要朝这个方向发展,所以看这本书感觉特别过瘾,里面的很多内容正是我想要的,从思想上给我扫清了很多障碍,让我看到了实现了这个目标的人的经验和心得。收益匪浅。
人越长大,身上的责任越大,赚钱的压力越大,所以功利主义读书是正常的,这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选择读书的第一想法。我现在写文章也是朝这个方向,就是要给别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3岁前我读书是娱乐的心态,抱着消耗时间的心态去读的。
23岁后我读书是带着“功利性”心态去读的。
这个转折点是,某一段时间,我发现全网都在说读书赚钱,写字可以赚钱,一时间大家都开始去读书,去写字。我也跟着做了,开来公众号,开始在公开的平台做输出。然而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读书的重心变了。纯粹为了写文章而读书,使我变得麻木,读的任何一本书都是为了写出一篇文章,忽略了真正读书的享受。
后来,我觉得我得改变,不能只做文章的输出,把书中的知识内化,从而在生活,工作上都可以做到自我开导,理解他人,甚至帮助开解他人。
我是如何做的?
首先,有意识地选书。
我觉得我不太会说话,对于职场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那么我就选择这个领域的书来看,有《人性的弱点》《待人技巧》《方与圆》等。
上一篇:现在农村的蔬菜有哪些合适种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