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借的书才读的快,你认同吗?为什么?
的书,借书,时间有人说借的书才读的快,你认同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五十年前书稀人多,借人一本书,还要与人一本调换。一旦有书在手,便如饥似渴般地啃起来。都设了时限,晚上走趁父母睡了,挑灯夜战是常有的事。以书易书,用书借书,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一一当然,隔壁大院的大姑娘们常来我家借书,满脸稚气一身书呆子气的我,自然是丈二金刚一一摸不着头脑了!唉,不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的是感同身受。
年轻的时候,买不起书。都是从图书馆借书看,一部小说三天就看完。向同学、朋友借的书,最长也不过一周,就读完还了。
后来,有条件买书了。每次逛书店,都会买上几本。可结果是买回来的书,却很少阅读。因为随手可得反而没有了紧迫感。
人就是这样,越是容易得到的越是不珍惜。这可能是人慵懒性罢?!(*^o^*)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读了好还人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很认同这种说法
因为借来的书读起来有一种紧张感,潜意识里会提醒自己,这是别人的书,很快我就看不到了,所以会更认真的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非借不能读”是古语,是适合当时的生活节奏和流通效率的。
古代,生活节奏没有这么快,一般人日常的生活活动半径不过3-5里地、就算是富人家能骑马坐车活动半径能扩大到50里地就很不错了。
所以,匹配这种活动能力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节奏,是藏书大家也不过能藏书几百本,因此才有对读书要求细、对借书要求严的习俗。
在这种习俗下,借来的书没法复印、誊抄更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速学习,尽快多读几遍、多领悟一些内容——这才有古语说的“书非借不能读”,是相比自得书可以慢慢读得进度,借书读的速度可能是几十倍,效果当然显著了。
~~~~~~~~~~~~~~~~~~~~~~~~~~~~~~~~~~~~~~~~~~~~~~~~~~~
现代人,一般生活半径都是5-10公里,商务人士工作的半径动辄几千公里。
对应的流通效率下,不仅书籍可以超需求的大量供应,读书的时间反而接近于无了——看看那些听书的APP为什么受每天上下班坐公交一小时的人欢迎,就知道读书时间多难得了。
所以,现代人读书的最大障碍不是缺少书籍或找不到好书,而是缺少能静心读书的时间。
因此,即使是借来的宝贵藏书,没有时间读也就没有意义了,慎重的人慎重连借都会放弃的——这样,借书读的效果和效率也就与自己买的没有太大差异了。
~~~~~~~~~~~~~~~~~~~~~~~~~~~~~~~~~~~~~~~~~~~~~~~~~~~~~~~~
当找书不是问题后,借书读的快就会逐渐成为传说。
这个时候,要想读书效果更好,关键的是在有限的读书条件下,尽量的读好书、适合自己现有状况的书、能吸收更多能量的书。
比如,自己当下最急需的劳动技能的拓展和提高的书,读了就能直接实践、应用,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果和收入。
或者,拓宽自己眼界、思路的书;看看同样问题古人如何处理的、外国人如何处理的方法论方面的书。
~~~~~~~~~~~~~~~~~~~~~~~~~~~~~~~~~~~~~~~~~~~~~~~~~~~~
总之,只要会读书、有选择的去读书,就能更多的获得读书的收益。
别迷信书非借不能读的古话,要学会用现代的方式去读书。
上一篇:我现在大一了,但是我的字写的很丑,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字写的好看?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