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胡适和鲁迅,你更喜欢谁的作品?
鲁迅,胡适,都是胡适和鲁迅,你更喜欢谁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班主任李经纬不交花名册,为我不惜以全班相抗。后来中学周全树主任开恩,私录我,不占推荐名额。我幸运上了初级中学。
学校在"金鸭寺"庙子下面,庙堂作礼堂,堂侧有小屋,屋中存有"封资修"书籍。我那时渴书,知青下乡带书,担水劈柴捞菜换来,限时读完,一天500页,晚上纹帐中看,麻布纹帐,油烟熏黑帐顶,过年洗纹帐挨骂,那是后话。书屋板扣锁,可以推开一点,哇噻,乱齐八糟一屋书!天呐,一屋书!后来读外国小说巜象棋的故事》相仿佛。费了几天功夫,终于双手卡出血痕,偷出三本:一本砖头般厚重,诗集,民国时期附庸风雅寓公们"圆圈韵"诗集,如今除了"记得童年初赴试,姓名艳说列头圈"一联,其它几千首,一句都记不得了。一本巴金文集,开篇巜灵魂的呼号》震憾人心。一本鲁迅的巜呐喊》,红色封面,巳旧淡,世间还有如此美文,自然心肝宝贝。当时小心藏得,放学落单,一路观看,多次失脚摔跤,十里回家路,只当美餐。后来大半背得,作文仿照,至于削足适履,句式,思想,往往被明安琼老师认出,身心也受影响,迷鸦片似的,一发而不可收。金鸭寺让我迷鲁迅,风琴伴奏雏凤声:《社员心向北京城》,决定了我的一生,纵九死而无悔。高中读鲁迅全集,从口中省出钱,买精装单行本,时间长了,终于备齐全集。不知是翻烂或是日久,钉书钉锈蚀,散成篇,如今只剩两三册,书虽不济,夫子长在心间。为了比较,同时代文人也涉猎的。当时的巜新文学史料》几乎独享,借了不还,老师们也责怪的。
高中两年,读书为务,夜不成寐,早上起不来,老师同学不赶我出操,已成定例,如今习惯成自然,非三更不睡,无书不睡,无夫子不为人处事。积重难返。
胡适以故宫为厨房,作满汉全席,文章当时遭禁,关于《红楼梦》的看得多一点,因为主席批俞平伯,抬举李希凡,蓝翎。胡适在批判之列。鲁迅好友曹聚仁令人神秘,乌鸦蝴蝶派,为何鲁迅至交?却始终神龙见头不见尾,令人遗憾!大学补读《曹聚仁文集》方知为文为人自在高层。后来作毛公蒋公特使,才识池中物。
鲁迅伴我一生,改变了我,成就了我。也令我灾难一生,为正义出头,九死一生,却又无怨无悔。夫子立君,立民,立功,立德,立言,千古独绝。中国不缺胡适,立世界之林非鲁迅莫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胡适的作品在那个年代是看不上的,书店里基本都是毛著和鲁迅的作品,想看书就是这些,我不喜欢鲁迅的作品,但是也看了不少,就像那个年代吃饭一样,不管你想吃不想吃每天几乎都是棒子面,饿了就是这个东西,没有其它可以选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较喜欢胡适的作品,但我讨厌胡适,因为他那一套,根本不能救民于水火。
不喜欢鲁迅的作品,但我敬仰鲁迅,因为他是黑暗势力的天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胡适是北大校长,也做过外交部長,鲁迅是什么?这就一目了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谢谢邀请!
人们还能够把鲁迅经常的拿出来讨论,说明鲁迅并未被遗忘,也说明我们的思想乃至社会,需要鲁迅。相较于胡适的作品,我更喜欢鲁迅的作品。理由如下:
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名言,可以概括鲁迅的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说的是鲁迅敢于面对敌人,对敌人的淫威丝毫不惧,不但如此,他还敢于回击敌人。尤其是在反动势力猖獗的那个年代,他更是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来对待敌人的攻击。
“俯首甘为孺子牛”说的是鲁迅愿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只有鲁迅这样的思想和情怀才能配得上“民族魂”三个字!
二、“救救孩子”
这句名言出自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先生以及其敏锐的嗅觉,察觉到了在旧中国社会背景下孩子们的恶劣成长环境,为他们“被吃掉”的历史命运感到深深地忧虑。在《狂人日记》的末尾,鲁迅先生愤愤地写道:
“救救孩子……”
其实,鲁迅不仅是为孩子们的的前途命运感到忧虑,更是对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担忧。不仅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更是对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的思想极为深刻,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难以理解的。不少人认为那个黑暗、动荡的旧社会已经过去,现在已经不需要鲁迅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和平年代也需要鲁迅。
“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句话出自鲁迅的散文诗《墓碣文》,他梦见和自己的墓碑进行对视,上面写着: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上一篇:《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能畅销世界影坛多年?你看过多少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