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儿?
的人,自己的,都是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的人穷理致知,谦和诚信、勇于开拓,奋勇向前。他们把自己的不作为当作耻辱,把道德上的瑕疵当作妨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把玩世不恭看作是自取灭亡!
读书和不读书差异太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一一道来,且胡扯一场,权作笑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读书,会失去什么呢?
作家Ann Morgan在TED演讲《不读书的人到底失去了什么》中说,她曾自认为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直到注意到自己的书架:大部分的书都是来自英国或者北美作家,而几乎没有来自其它国家的作品。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于巨大的文化盲区内。
这就意味着,围着篝火跳舞的神秘吉普赛女郎,阿拉斯加跃出水面的鳕鱼,她都将永远错过,而且毫不知情。
在北大中文系新生入学典礼的演讲上,
曹文轩说,“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
而书籍,是跨越时间、地理、宗教、文化差异,让阅读者与世界产生联系的最佳途径。
不仅如此,不读书你甚至无法好好聊天。
有一个段子,
“请问你有《时间简史》吗?”
“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捡屎。 ”
不读书,你将离有趣的灵魂越来越远。
《欢乐颂》里,曲筱绡听不懂安迪的玩笑“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手也不干净啊”,让赵医生认为与他不是一类人,险些与其分手。
不读书的人,精神上永远缺少能量。
蒋勋说,“文学是一种救赎,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或不喜欢去判断一个人,有了文学之后,我们会化身了,会从别人的角度重新思量。”
贾平凹《自在独行》里写,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阅读,让我们远离内心的贫瘠与虚无,让我们远离孤独与无趣,让我们精神充满能量,让我们成为更丰富的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对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人类社会自古就有“读书无用论和学而优则仕”,两种论调!而切这两个论调,都是圣贤人物讲的!有大多数人深信“学而优则仕”,不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中国民间也有一种说法:“有三种人,不能读书!第一种是天赋高的人、第二种是书呆子、第三种是坏至骨膸的人”!这三个人是少数可以不计。
本老冯认为读书与不读书,与个人先天成色(品质)有关系,与适时针对性读书有关系,与先思后读先读后思更有关系!会读书的,受益!不会读书的,害人害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用“白领”和“蓝领”的概念来解释是很恰当的。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后都是做“白领”的工作,基本都是做办公室的,并且工作稳定,工资较高,还能考公务员之类人人羡慕的工作。即使刚毕业的学生一时找不到工作,日后找到工作就比“蓝领”人员工作要好,这是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毋庸置疑。而“蓝领”指的是做工,如建筑工地,饭店、旅店、宾馆、“中介”等做简单体力劳动的工种,没有考上大学,念完初中、高中、包括职校的学生,他们出来打工,基本都是干这些行当,几乎无一例外,考公务员等更是不可攀登。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差异很大,不用详细对比了,读书多就是比读书少在生活、工作上要好得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读书的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好多东西他都不懂,读书的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在现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我也不喜欢读书,后面逐渐成为读书爱好者以后,才开始体会读书的好。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寄语自己的侄儿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内容如下:
———————————————————
《冬夜寄家侄》
我白天疲于工作,晚上容易懈怠自己。一直想写一些东西来鼓励你,却又常常“藏于心口而迟于笔头”,因而现在你看到的文字,确实是我两天前就酝酿完成的话语,希望它们能像被云朵遮住的月光,即便姗姗来迟却依旧可熠熠生辉。
我读书的时候同你一样,没有人教过什么背诵或是算数的方法,再加上天性愚钝,后天又懒惰放纵,于是成绩也不能入流。虽说学习是不能从分数上判断好坏的,这一点我也同你提过,但是你不能以此作为你考不到高分的理由。毕竟依照常人看来:分数和长相一样,没有人会讨厌分数高的学生,就像没有人会嫌弃长得端正的孩子一样。话回到正题,按我当时的状况,成绩“四平八稳”的样子持续到我高三即将高考的阶段,你也了解过家乡的高中学习氛围既紧张又浓厚,大考小考等阶段性测试更是源源不断。有一次月考结束,全班熙熙攘攘的在教室里等着放学,我坐在别人的位置上百无聊赖“巡视”着桌子前后,那时候不比现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大家玩的最高端的也无非是MP3/MP4这样的东西,再大众一些的“娱乐装备”也就是小说啊杂志之类的读物,别的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供学生娱乐的玩意儿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