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信仰和信念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信念,精神,是一种信仰和信念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就表现形式而言,信念较多地表现为理性的概念、判断、推理,多在经验和先验范围,而信仰则更多地表现为非理性的形式,多在不需实证也难以证实的超验领域。 信念往往需要通过判断或命题表现出来。它不仅有其感性的基础,而且有了理性判断的性质。信念常常以经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经历过并被验证过的经验判断,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和人们的行为选择密切相关,特别值得相信和恪守的认定和态度,就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升华为人的信念。就个体来说,信念也可以是先验的,即先于经验而存在的。比如,在数学、力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中。很多原理、定理、公式、概念、判断、推理被个体所接受并笃信,并不是来自他自己的经验。信念较多地表现为理性的概念、判断、推理,这些构成了人们自觉坚持的思想观点,是人们进行生活的思想原则。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灵与肉、义与利、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等关系 时,会形成一系列的信念,这些信念的公共作用构建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规范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实践导向。 如果说信念具有更多的认知特性和实证诉求,那么,信仰则多是对某些非实证的事物所持有的坚信不移的态度;如果说信念的形成和表现形式具有更多的经验特征和先验性质,那么,信仰则更多地具有先验特征和超验性质。所谓“超验”,就是超越人们的经验和经验能力,是人们感觉不到的、体验不到的。比如,人们没有体验到死亡,却坚信人有生必有死。一些人从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见到老天爷、上帝、鬼神、天堂地狱、来世⋯⋯却坚信这些是存在的,并对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如果说,信念是人们自觉坚持的思想观点,是人们进行行为选择的思想原则,那么。信仰则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社会、人生的总体上的先验的、超验的把握,这些把握具有最高的价值指导性质和终极关怀的意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仰的根本问题或本质是一种生活价值导向问题。对社会而言,它通常表现为某一社会、民族和社群所选择并确定的以一贯之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有着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对个体而言。它总是显现为某一特殊的成熟个体在其生活实践中所选择并坚信不移的主导价值观,对其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亲爱的朋友,这里期待你的精彩评价......欢迎你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信仰可以理解为“目标”;信念可以理解为对“目标”追求坚守的“程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信仰,我们可以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佛教,信仰平等,信仰自由等等,信念是对信仰的完美执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好问题
“信仰”与人性有关,人们总是不满现在的“我”和“世界”,总是希望“未来的我”比“今天的我”更好。于是我们开始信仰,“信”即“希望”,“仰”即“上苍”,雨露与阳光。从“送子娘娘”到“财神”。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一个视个人与虚无的社会,一个盼望上面的阳光的社会(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只有信仰。
“信念”这个词诞生于路德神父的《九十五条政纲》。一切经过大脑 一切经过理性,“念”即理念。
路德以后,启蒙的含义就是“让信仰穿过理性”,如果可以存在,用黑格尔老师的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性的,凡是合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因此,我们的信仰是否经过理性的考辨,我们的理性是否以信仰为支撑。
这是一个哈姆雷特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信仰”、“信念”,如果不讲究的话,两词可以混用,就像牛仔裤,冬天可以穿,夏天也可以穿。如果讲究的话就不是这样了。何为信仰?何为信念?要有个说法。随便用就是概念模糊,要个说法,就是概念清晰。为了说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我们还是先从概念的构成说起。
概念,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成分。没有概念,我们就得用一大堆语言描述一个事情。针对这个问题,先哲们发明了逻辑学。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国古代公孙龙、惠施的“名学”。他们告诉我们如何把一箩筐事物统归在一个词、名之下,如把牛马羊等等同归于“动物”名下。在哲学上叫抽象。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与抽象能力相关。但是,如果太抽象了让人听不懂怎么办?不用担心,有办法。比如,人是不是动物?当然是。可不能和猪马牛羊没有区别称呼吧!在此情况下,逻辑学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概念做出“属”和“种差”的区分。“动物”是“属”,人是“种差”,大概念之下有小概念。据此,亚里士多德把人这个概念定义为“人是理性的动物”。
说到此我们就不难看出“信仰”和“信念”的区别不过是“属”与“种差”的关系,即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就是一个“信”字,表示对认识对象的确认无疑。不过,从外延上讲,这个“信”所涵盖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信仰往往看到最终的目标,也称为“终极关怀”,如宗教。而信念则相对较远的目标,如政治理念。前者是超理性的范围,后者是理性的范围。前者不需要理性推理、不得怀疑,否则就不是信仰。后者必须则经过人的理性判断为真才相信,要有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
上一篇:7个月大婴儿吃错药发高烧,青岛交警急送医,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