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北元残余势力?
蒙古,明朝,大明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北元残余势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北元残余势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蒙古高原出现了大发展,兵强马壮,战力强盛,成吉思汗及子孙们便不断发动以抢劫为主的对外战争。其铁蹄到达西亚、欧洲,其疯狂的杀戮被称为“上帝之鞭“。
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在中国建立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一百多年后被朱元璋推翻,其蒙元(北元)势力逃回蒙古高原继续存在。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建立的政权(有时大权旁落)一直存在,经历了王保保、也先、花夫人、小王子等时代。大明的军队不能在草原驻扎,只能据长城守,以长城为基地进攻,大明与蒙古各有胜负。蒙古人为马背上的民族,机动性强,来去如快风闪电。打你时,逮着机会咬一口,打不过,拔马逃跑,蒙古就这样一直没被真正征服过。
蒙古对大明的威胁一直存在,是大明的心头之患,也是悬在大明头上的利刃。大明除了和蒙古打仗以外,还通过分化瓦解的方式影响蒙古,这个办法也奏效过,蒙古曾经分裂成四块。大明天子拳头不硬骨头硬,对蒙古一直以打为主,但离成功征服差很远。蒙古也有几段时间对大明臣服过,但时间短,又只是其中的部分部落,不作数。
大清一改大明的做法,在政治上联姻,清朝前期皇帝妃嫔几乎都是蒙古女子。蒙古王爷的老婆几乎都是格格。在宗教上引入藏传佛教,控制蒙古。将蒙古的行政区划拆分为几十个旗,旗相对独立,旗小翻不起大浪,形不成大的势力。满清同时将蒙古人马编入满清八清,享受满人待遇。可以说大清入主中原,蒙古人功劳很大。由于蒙古人与满人有基本相同的政治经济待遇,我们也称满蒙亲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很简单,菜是原罪,因为明朝实在是太菜了。
很多人在吹捧明朝的同时,往往喜欢选择性地忽略一个事实——明朝二百多年中面对的北方边患,是已经全方位退化且分裂为诸多小部落的蒙古,但即使如此,在绝大多数的时间中,明朝对蒙古依然不占优势。明朝面临的外患,比诸汉,唐,宋,清四朝远为轻缓,而明朝却依旧被欺负的非常狼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朝真的很菜。
当然,说明朝很菜,这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讲,具体到某些皇帝的统治时期,明朝还是可以骄傲的说一声“我曾经不菜过”。
朱元璋统治时期,明朝对蒙古具有压倒性 的优势。因为彼时明朝第一代久经沙场的兵将尚存,明军 的战斗力尚可;另一方面蒙古建立的元朝刚刚被颠覆,黄金家族元气大伤,且其他部落纷纷起了违逆黄金家族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朱元璋乘此机会痛打落水狗,派遣名将蓝玉出塞北伐,大破蒙古;同时令自己的几个儿子率领重兵驻扎在边境,不时对蒙古进行一次清扫。朱元璋针对蒙古问题,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对蒙古实施军事打击,另一方面积极招募蒙古人内附,在双重打击之下,蒙古几乎处于全面的被压制状态。
但老朱晚年大肆残杀忠臣良将,使得明朝的名将储备彻底空虚。同时,随着第一代明军或老或死,而新的明军在卫所制的摧残之下,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已经减弱不少,造成了明朝军事资源的相对匮乏。朱棣继位后,对于前朝武将再一次进行了清洗,明朝“名将荒”的局面进一步加重,以至于朱棣到后来不得不亲自带兵五次征讨蒙古。
到了朱棣时期,因为靖难之役,造成了自北平至南京一线的社会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再加上朱棣不顾经济恢复的情况而贸然进行诸多大规模的活动,比如大航海和迁都北京,使得明朝的国力开始衰退。明成祖虽然五次征讨蒙古,但 真正取得实效的只有前两次,当第五次北伐途中,明朝的国力和军事实力大为减退,朱棣已经无力维持在北部 的攻势,于是乎他撤下了长城以北的所有卫所,将防线收缩到长城一线,开始了消极防御的策略。
朱瞻基继位后,基于朱棣留下来的烂摊子,进一步采取了消极防守的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收缩,对于蒙古部落的态度也以“和”为主,这就使得蒙古有了做大的机会。另一方面,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当时设立这两种制度的初衷是希望明朝的军队能够实现军农一体,自给自足,从而减少国家在军饷方面的负担。然而,这两种制度却并没有往所预料的方向发展,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对军户严格的限制造成了大量军户的出逃,另一方面,卫所军官将卫所的军屯占为己有,将军户变为自己 的私人奴仆,导致军户训练不足,怨气横生,战斗力大为下降。
自朱瞻基以来,明朝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军队问题日益增多。到了嘉靖时期,京城的守军居然都存在着严重的吃空饷状况,其他地区的状况可想 而知。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将领不得不私自招募所谓的“家丁”(私人武装)来完成军事任务,此举又进一步导致了军事资源分配的不均,正规军进一步退化,如此恶性循环。
因此,明朝在二百七十六年中,面对已经沦为以打草谷为生的蒙古部落,仅能左支右绌,勉强防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一点和蒙古的游牧民族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自打洪武年间蓝玉率军一举端了北元的国都之后,蒙古人就再次从帝国退化成了游牧部落。一旦不再聚居,那么想找到人家的中枢就要麻烦的多了。
北元政府垮台之后,黄金家族迅速衰落,西北的卫特拉蒙古瓦剌和塔塔尔蒙古的鞑靼部势力做大,曾一度骚扰大明的边疆,还试图联合已经归顺大明的朵颜部袭扰大明。但是的大明皇帝明成祖为了彻底消灭蒙古的威胁,遂发兵数十万,亲自率军征讨漠北。前后共五次北伐。
不过虽然永乐北伐来势汹汹,但是明军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斩获。除了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分别斩获鞑靼军5万和瓦拉军3万人,对于两大蒙古部落的核心地带,明军并未有所渗透。而第三次和第四次北伐,明军多少有点武装游行的感觉了。第五次北伐,永乐大帝更是驾崩在了途中。五次北伐之后,大明国库逐渐空虚。随后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大明开始了国土收缩政策,以减少国度的军事开支,而蒙古人也借机得以复苏。
上一篇:第一次生宝宝刨腹产.小猫怎么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