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17岁孩子被家长教育跳桥,现在的孩子压力到底有多大?
孩子,家长,自己的17岁孩子被家长教育跳桥,现在的孩子压力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跳桥遇难。这到底是谁的错?这个问题我有几种看法,孩子17岁,我们会回想他小的时候是得到了赏识的教育,然后母亲也会说您是最棒的,伸出大拇指指向他。赏识教育就是说,他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对你是最棒的词汇,它不真正的理解,于是他会理解我是最棒的,我就是天下的国君了,那我就会指挥千军万马,我有生杀大权他就自己想像,于是他就把这个想像的贮存到大脑里面去了,就像张一张图片一样不变化的。因为孩子此时是以自己的幼稚的心灵做了一个价值的判断,把这个照片储存之后,那么它就认为他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的。但是他长大之后由于他的不良嗜好太多,它就发展的非常差,于是他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遭到家长的抱怨,遭到同学的挤兑。在这种情况下,他目前的处境和大脑里边那张照片就来回的闪动对比,于是他精神就崩溃了,所以说赏识教育对这一批跳楼的孩子作用是非常大的。
这是第一,第二就是网络,那么许多跳楼的孩子实际记者在报道的时候都没有去追踪这个孩子有没有玩网络游戏,凡是玩网络游戏的孩子他都会致脑残。这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所2012年10月份作出的报告,但是国内的媒体就是没有报道研究成果给老百姓,那么许多老百姓就不知道,于是就让孩子玩网络游戏,等孩子掉进陷阱了已经来不及了。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6月19日定义网瘾是精神病,所以说玩网络游戏这孩子,玩了半年、一年或者两年、三年之后他们的精神就有了问题了,于是他们的行为也会有问题,最主要的是破坏了大脑的神经系统,使他们无法学习,于是他们就会和班里的老师发生问题和同学发生问题,家长会批评,这样他又不服,于是就会做出跳楼跳河这种过激的行为,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显然是这个孩子从小到大这样的母亲教育她的时候连一句正确的都没有,这个是我经过长期观察极端问题的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是他每说一句话都是有负性能量的没有依据正确的像这样的孩子就是不跳楼也会得抑郁症的。跳楼有很多孩子也是抑郁症在跳楼的,就是家庭的不当教育,至于说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什么不公的待遇,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换句话说都是借口,那么他把自己大脑玩残了,然后最后走向自杀,这个方向性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是他和周围发生了一点摩擦,似乎就是这个原因,为此很多自杀的孩子的家长还去找学校算账,这是不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孩子压力大在于大人压力也大,压力来自于攀比。与世界、社会、人从纵向横向伸延性攀比。越来越多人趋于物质优越大于精神良好,家长怕孩子落后,从幼儿园开始加码各类培训,事实上,无论世界发展到怎么一个高度,普通人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生存的状态肯定比少数精英们差了许多。很多人不想接受现实,宁拼命加鞭对孩子的催促,也不愿与普通孩子一起快乐成长。还有如今势力眼增多,碰见问题孩子,不能用包容性心态看待,讥讽、白眼、冷漠都还是轻的,有的恶毒亲戚甚至纵容教唆不能分辨是非孩子放纵行为,造成很严重伤害。我个人觉得,孩子心理生理健康是第一要素,决不要牺牲孩子天性去迎合谁,要像“放牛”一样,把握方向而不是牵着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最火的就是这条信息,各种的推测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事情的真相并没有人真正了解,从某种角度讲这是对逝者的过度消费,那么在此不想用这个孩子来做解答,只从一个17岁孩子群体的角度来解答,也算是对这个孩子的尊重,也为他带给父母的反思而致敬。
一个17岁的孩子,算来上高中二年级,从发展的角度讲已经可以当成成人来看待,法律上18岁算是成人,成人意味着要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开始学会去评估未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考什么样的大学,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在哪方面可以在未来发挥。
而我们现在的父母从孩子上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焦虑,不停的安排着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成为孩子的主导,最后自己辛苦的要死,孩子反而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对抗,最后家长不得不用各种方法想把孩子牢牢的控制在手里,结果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孩子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应付家长和对抗家长上,家长的焦虑越来越多,父母和孩子都很辛苦。
在我们接触的很多家长,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所谓的“最好”永远是他们所认为的,孩子在想什么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孩子就在安排中一天天的长大,到了需要有自主的时候,却没有能力去长大,没办法面对需要面对的生活,这种悲哀只能默默承受,而父母却并不知,因为,说了又怎样呢......?
我们家长关心的永远是他为什么不能做的更好?
这种压力只能用生命无法承受来确认,当孩子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可能就只有结束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死才能获得主动权......
做为心理教育工作者,也做为十三五课题研究员,会接触一些特殊的案例,心里常想:什么时候家长能明白,孩子身心健康是多么重要,如果能身心健康就已经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和压力大没有关系,主要是过于溺爱,导致孩子没有承受批评或指责的能力。
上一篇:某生产正常企业未通过当地劳动部门,一次性减员17人以上20人以内,合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