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为什么没有保住霸主的地位?晋国反倒成为称霸最久的国家?
晋国,齐国,管仲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为什么没有保住霸主的地位?晋国反倒成为称霸最久的国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易牙、竖刁之辈,在立储问题上,态度暧昧,既立储君又许五子,致使六子争储,易牙丶竖刁奸倿小人,桓公不知人肉何味,易牙烹子而奉桓公。竖刁为了接近桓公,不惜自宫为太监。二位小人搅得齐国天翻地覆,多亏宋国率诸侯国相救,齐国方才为安。后齐国落寞,田氏代姜,齐国再次中兴是以后很久的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国的称霸是偶然性的,他只是在对的时间里遇到了对的人,管仲,鲍叔牙,齐桓公的组合,是齐国国力发展的基础,而这也是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的原因,也是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耀背后的推动力,其实在齐桓公在世时,齐国的败像已露。
一:他没有有才能的接班人,继任者都是争权夺利的自私小人,所以他死后尸体都腐烂了也没有人为他收敛。
二:朝无铮臣能臣,这就导致了没有能够阻挡齐国衰败和败乱的人才。
三:小人在堂,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必然不会考虑到齐国和齐桓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仔细看看齐桓公和晋文公霸业的过程就知道了。
齐桓公的霸业主要靠的是管仲,管仲一死,姜小白的霸业就只是靠的惯性,或者说吃老本而已。
而晋文公的霸业靠的是他自己更靠的是他的整个卿士集团,这个团队人才辈出,一直在延续。
当然晋国最终的分裂灭亡也是由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键是,接班人没选好。继而是顶级上程的领导团队没有组合好。不过历史上所有的明君强主都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本质上对下属不看好,不早些放权,没有形成未来的执政主流。所以才造成君亡政息,混乱挣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桓公晚年变得昏庸多疑,开始任用奸佞之臣,易牙、豎刁等乘机作乱,朝政腐败可想而知。
特别是易牙,齐桓公有一次无意中说起,自己一生什么珍馐美味都吃过,唯独娇嫩的婴儿肉没吃过。齐桓公本是无心之谈,谁曾想,易牙听罢,尽然回家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清蒸了送给齐桓公品尝,易牙此举倒也真是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他觉得这是对自己忠诚的表现,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连自己儿子都杀的禽兽不如的人,怎么会对别人忠贞呢。这点也足见晚年齐桓公确实昏庸的可以。
后来果不其然,易牙联合一些奸臣把齐桓公弄到一间小屋子里给软禁了起来,而他的儿子们则忙着争夺皇位,根本没功夫管他的死活,结果他尽然被活活饿死了,这样的齐国也真是荒唐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又怎么可能继续霸主的地位呢。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丞相管仲的离世,以及后来一批老人也相继离去,齐国的人才出现断层,后继无人,更缺乏管仲这样的为将为相之才。齐桓公年老昏聩,国内又缺乏将相之才辅佐,奸佞当道,他前半生建立的辉煌功业,很快便被败坏殆尽。
齐国虽强,称霸也最早,可惜自齐桓公始,也以齐桓公死而终结。而同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则以晋文公开始称霸,后续接连又出现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总共四位霸主,他们和齐桓公一起,也被成为春秋五霸。
晋国占据有利位置,依靠地形和综合国力牢牢把住秦国东进的要道,当之无愧是春秋最强的霸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桓公自己都死得那么惨。还想宏图霸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国的统治阶级和晋国的统治阶级有所不同。齐国是姜子牙的封邑,是周天子的异姓诸侯。而晋是唐叔的后裔,是周天子的同姓诸侯。齐国国内强宗大族不多,国,高都不能算是非常强大的地方豪族。这导致齐国的情形和三国时魏国有点类似,缺乏地方豪门大族的支持,等到明主去世,国力就很快衰弱下去。反之晋国更像三国时期的吴国,境内地方豪门大族很多,赵,韩,魏,荀,智,范,中行,郤,栾等等,这么多的豪门大族支持从国家动员能力上就不是一般国家可以匹敌的。但是政出多门也埋下了强枝弱干的隐患,后来的历史走向这证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奔驰“漏油事件”发酵的这么大,为何有些平时侃侃而谈的车评媒体纷纷闭口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