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为什么没有保住霸主的地位?晋国反倒成为称霸最久的国家?
晋国,齐国,管仲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为什么没有保住霸主的地位?晋国反倒成为称霸最久的国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为什么没有保住霸主的地位?晋国反倒成为称霸最久的国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孔子曾经曰过:“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说的是春秋五霸之前两霸。这两个人性格不同,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措施也不同,最后却殊途同归。
齐桓公的成功,归功于管仲的个人能力,他以其极具现代特色的思维实行最早的“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以及大国外交,几年内就让齐国走上了富国强兵并进一步称霸的道路。这可以说是得益于“人治”。
晋文公的成功,靠的是布衣士人组成的智囊团,即后来“六卿”的前身,相当于后世的内阁,既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又是朴素的民主政体的雏形,可以形容为“法制”。
武王灭商,分封诸侯,以为王室藩篱。各侯国地域不同,文化迥异,同时各诸侯王采取的治国理念也各不相同,如召公治鲁是“亲亲上恩”,即任用自家宗族参与国政;而姜子牙治齐则是“尊贤尚功”,即唯才是举,用能力和业绩说话。不同的治国理念造就了不同的国情和国运,鲁国统治者实行家族政治,严格遵循周公制定的规矩,权力在家族内传承,造成继承人一代不如一代,一直都是周围恶邻(齐、楚)欺负的对象。齐国却继承了东夷文化,思想开放,经济活跃,还遇到了管仲这样数百年一遇的伟人,毫无悬念地成为春秋第一霸。
而晋国的体制则游离于这两种类型之外。晋国比齐国更先进之处在于,他们连公族都没有,这归功于父子两代神人——晋武公、晋献公。
晋武公,先后谋弑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三任国君,成为周王室认可的晋国君主。由于他知道自己得国不正,怕其他公族效仿,在政权稳固后即大开杀戒,几乎将原晋国公族后裔尽数诛灭。献公即位后,再接再厉,将公族中硕果仅存的“桓庄之族”(曲沃桓叔、曲沃庄公、晋武公的旁系子孙)屠戮殆尽。自此,流行于大周诸侯国的公族大夫制度在晋国绝迹,异姓士人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这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用人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晋国无意中完成了从“任人唯亲”到“任人唯贤”的蜕变。而把这一点做到极致的又属晋文公重耳,他的所谓“五贤”:狐偃、赵衰、先轸、胥臣、魏犨等人文武兼备,晋国在他们的治理下化茧成蝶,国力大盛。
作为现代人我们知道,靠“人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明君、贤臣缺一不可,除了齐桓公和重耳,后世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君臣、唐太宗李世民君臣、唐玄宗李隆基君臣(开元时期)、宋仁宗赵祯君臣,等等,都开创了煊赫一时的伟大盛世。但是,这种盛况在历史上少如凤毛麟角,这是“家天下”的先天缺陷和“人治”的局限性所决定的。道理很简单:英主的儿子不一定英明,明君的继承人还可能是个混蛋。同时,老祖宗立下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臭规矩,更是让司马衷这样的白痴都能登上皇位。所以,“人治”不科学,更不长久。
而晋国的用人体制虽然和现代民主政体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在当时来说却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其他诸侯国的前面,所以,晋国才能在乱纷纷的春秋时期独霸上百年。
结论:
齐国的衰弱在于管仲的“人亡政息”;而晋国的持久强盛则来自于布衣士人的介入,给国家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春秋初期先后成为霸主国,但是齐桓公只是在有管仲在时称霸,在管仲死后,齐国只能称为一个强国。而晋文公称霸之后,更是让晋国称霸了长久的岁月,不可谓不强大了。
这些都是有着其历史原因的。
晋国的强大以及其延续性
晋文公时期,对晋国体系进行了改革,有名的叫做六卿制度,为了给六卿以约束,更规定内政由六卿之外的人担任,以为制衡。但是六卿制度本身对于大臣就是一个很好的刺激作用,后来的大型世家当起始于此。晋文公以及其后代子孙,并不是一味地“尊王攘夷”。他们不断发展和巩固自己晋国的领土,到了晋文公后期,晋国国土东接齐国,北接燕国,南接楚国,西接秦国。本来作为缓冲区域的众多中小国家,都先后在晋文公称霸时期被灭绝了。领土的增多代表国家对于外来侵略的抵抗能力变强,代表可养活的人口的增多,国力的增强。晋国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对军队进行上中下三军的划分。从军事上正式脱离了周王室的管辖,形成自己强大的军队系统,并且因为晋国战功的奖励系统,其士兵作战勇敢,先后东伐齐,南败楚,西拒秦,完成了对中原诸侯国的统一。晋国王室本来就是周王室的一支。而且周王室东迁也好,周王室动乱,内部分裂也好,先后多次都是晋国帮的忙,周王室对于晋国聪血统上更加信赖有加,非常喜欢有这么一个强大的本家,所以从各方面都对晋有所刺激发展,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把周朝当年兴盛发源之地的东岐都划分给了晋国。晋国在晋文公之后,又接连有几位强大的公室国君,但是架不住时间发展下原有制度的缺陷,最终王室弱而公卿强,导致被三家分晋,王室流落为民了。齐国经过了齐桓公的一系列改革之后,其实也很强大,虽然我们看历史书觉得齐国桓公任用宵小导致齐国衰落了。可惜我们得注意,齐桓公时期,管仲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是留存下来的。所以齐桓公之后,齐国向西向南发展,不过向西刚好碰上了晋国,向南又先后碰到吴越和楚国,向北则和燕国互有胜负,向东又是一片大海。这也造成齐国因地形的受制而与发展变大的空间。单纯依靠其本身实力能最终成为春秋强国,战国七雄已经非常厉害了,别忘了它周围的郑国、鲁国、宋国、中山等国一度也很强,这些国家才是真的没强大起来,或者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但是齐国因为其位置,最终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富有的国家,人家有钱,就是任性,不是么?
上一篇:奔驰“漏油事件”发酵的这么大,为何有些平时侃侃而谈的车评媒体纷纷闭口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